林母剛剛經歷過差點失去女兒的恐懼,又驟然聽到醫生那句“暫時性失憶過去之后,那個孩子自殺的念頭反而更強了”,心理防線早就被擊垮了,她一點也等不起。
林父看著病床上的女兒,心里同樣絞痛不平,但徐醫生說的沒錯,現在的確不是一個好時機,而且,“徐醫生也有孩子要照顧,我們別為難她。”
徐蘇瑜的視線轉向林父,詫異于他的敏銳。
剛才在門診,徐蘇瑜為了能聽清電話,把音量調到了最大,現在過來安靜的住院部,她沒有調低音量就接通電話,被林父聽到了。
他很懂換位思考。
因為他這句話,心里已經像火燒的林母也馬上說了聲“對不起”。
面對這樣一對通情達理又是真心愛護女兒的父母,徐蘇瑜忽然很想立刻就和病床上那個女人聊一聊。
按照陳醫生在電話里說的,她的經歷應該和沈同宜相似,都是在高三那樣一個緊張的氛圍里被同學霸凌,但沈同宜沒她幸運。
她有愿意為她付出全部的父母擋在前,護在身邊,而沈同宜,她被人欺負的時候,除了一個不到14歲的妹妹,什么都沒有。
她如果有,可能什么都會不一樣。
這種假設沒有意義。
若是不想讓沈同宜的悲劇重演,她現在能做的只是盡自己所能,幫里面那個女人渡過難關。
不知道沈同宜會不會生氣。
她沒有的救命機會,她現在準備不收分文送給另外一個女人。
她應該不會。
她一直是個心軟的人,什么時候都在替別人著想,就像初二上學期的期中考試。
徐蘇瑜因為送一個騎自行車摔傷腿的女孩兒去醫院,少考了一門,那次的總成績只排到年級150多,偏偏她們班主任崇尚“自由搭配,學習不累”,喜歡按成績排名挨個往進叫,讓大家自由選擇同桌和位置,像她這種在班里只能排到倒二倒一家里有白事,沒考的人,進來的時候只剩兩個座位可以選,一個是一組五排的沈同宜旁邊,一個在最后一排看守飲水機。
徐蘇瑜站在門口猶豫了一會兒,抱著東西往后走。
初一第一次考試之后,她就和沈
同宜說好了,以后每次都要考第一第二,這樣才能規避任何可能發生的意外,一直坐在一起。
她先開的口,也是她食的言。
她明明知道班里有一大半的男生都想和沈同宜坐同桌,其中不伐臉皮厚的,真要是考她前頭去,肯定會毫不猶豫地把沈同宜旁邊的位置搶走,可她還是讓全班的人都考到了她前面。
不對啊,全班的男生都進來了,沈同宜旁邊的位置怎么還空著
徐蘇瑜站在第三排的過道里,忘了動作。
班主任敲敲黑板提醒“徐蘇瑜,趕緊選位置,我們還要上課。”
徐蘇瑜如夢初醒,抱緊懷里的書往后走。
經過第五排,她的步子微微一頓,繼續走。
她明知故犯這么惡劣,沈同宜肯定生氣了,不然不會從她進來就一直不抬頭看她。
徐蘇瑜心里有點難受,默不作聲地往后走。
馬上要到第六排,耳邊忽然傳來沈同宜的聲音“蘇蘇,你不和我坐了嗎”
聲音有點顫,像是很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