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2022515
連片的青瓦白墻房屋、四角尖尖的屋檐頂,城鎮中央高大的門樓,門樓下以石塊壘成高臺,只要站在二樓便能一覽眾山小。
這是唐代的瞭望塔,日本的天守閣就是仿造其形式而建造的。
古格鎮說是鎮,其實規格已達到城市的大小,這多歸功于鎮東的河流,那是烏斯藏的母親河,其支流一路向東,匯入唐國。匯成的主流為唐國所開辟的一條重要河道。往來商人若是選擇海運的,一定會通過這條河進入唐國,那么依托此河流而建的古格鎮,自然也就成為了商賈匯聚之地,乃是烏斯藏的經濟重鎮。
高長松因在古格鎮入學,對這已非常熟悉,可對高老莊的絕大部分人,尤其是女眷而言,這卻是他們夢想中的福地。
唐朝的女性政策還是比較友好的,民間卻依舊流傳著“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諺語,這二門指的是前文所說的庭院格局中的“中門”,也就是說在很多傳統的家族之中,女子依舊被困于后宅。
“哇”
“哇”
“哇”
驢拉的奚車穿過高大的門樓,古格鎮的景色便映入高翠蘭她們的眼簾,且不說最小的從未出過高老莊的高翠蘭,哪怕是高香蘭跟高玉蘭也只來過這鎮幾回,那還是在她們小時候,古格鎮的圖景已記不真切了。
“嘚嘚”的驢蹄聲在耳邊徘徊,今明幾日是來古格鎮做生意的,高長松特意將家中的奚車收拾出,由驢子拉著來鎮上。
驢子跟奚車是家里有的,驢子且不談,奚車可是高老莊的稀罕物,一村莊只有三四輛,高長松現在坐的這輛未免有些晦氣,高太公他們就是坐這車才車毀人亡的。
可現在是生產資料不足的唐代,家家戶戶都沒什么余錢,像奚車這樣的大家具,說晦氣就丟了高長松都心疼,于是找了匠人修理,前段時間才終于修好。
至于驢子那也是高太公留下的產物,他們家在高老莊上算富裕的,但因買了奚車,資費就不夠了。
現在物價是這樣的,一碗豆腐在溢價后是兩到三文,其實它最多就值一文。正常情況下馬匹值一萬五,耕牛中差點的是兩千錢,年輕力壯的是三到四千。驢子便宜,就一千前后,不比一頭豬貴多少。
高長松家的驢子是高太公圖便宜買的,當時只花了九百文,因此問題也不少。
當高長松看到這匹驢子時,它細細的腿都在打顫,簡直像行將就木的老人。
高長松看后目瞪口呆,心說爹啊,你就買這驢子,他拉車估計都不如人啊
結果就是他從腦子勉強扒拉出淺薄的飼料知識,日復一日小心照料著,終于養成了“勉強能拉車”的模樣。
至于能不能真拉車,還要時間來檢驗,高長松趕車時只想“慢點、再慢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