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2022524
靈寶派曾是盛極一時的大教派。
東晉南朝時期,道教的主要流派有三,分別是上清派、靈寶派與三皇派,后世四大天師之一的太極葛仙翁也是靈寶派人。
他們供奉的是元始天尊,而修煉的方式主要是道門符箓,下可以符箓召喚役鬼,消災除病,上則可通天神。
左居正是實誠的小道士,將靈寶派的現狀同高長松介紹一番,同時還說了時下勢大的上清派、正一派等等。
實不相瞞,正一之類的名字哪怕知識匱乏如高長松都是聽過的,他心下難免計較一番,想就不知這幾家有何區別了。
左小道長還是很熱心的,他跟高長松說“我等每年也會往下招收道士,可來的徒弟不是居士家的孩子便是從孤獨園中抱來的。”
孤獨園顧名思義,是唐代孤兒院與養老院為一體的大型福利設施,許是為了表現佛道二教雖輕徭薄賦,卻對國家頗有貢獻,無論哪門哪派每年都會從這些地領不少孩子,供他們吃穿養大成人。
一般情況下,這些孩子最多能長成協助作大型法事的小道人,他們都沒入仙門的機緣與根骨。
也有些孩子養大后干脆放回俗世,繳納賦稅,過尋常人的日子。
因此,道家收徒都講究一個“緣”字。
左小道長接著說“這烏斯藏地道風不興盛,我們也不常在此收徒,若郎君有些想法,還得去大唐,長安城中就有我靈寶派的道觀。”
其實烏斯藏真離長安城挺近的。
聽到這高長松就頭大了,這說法跟“招生請到現場咨詢”有什么區別而且現在攔著他的,不就是暫時無法去大唐這事嗎
他忖度著若想了解道門相關事宜,怕不都得去大唐,留在烏斯藏只能剃度當和尚。
作為現代人,他對當和尚還是有點小抵觸的。
于是便問“我家在此不便前往唐國,若想在烏斯藏內有所修行,可有其他門法”
左居正略作思索道“想來郎君有一雙慧眼,這已是頂頂好的修行苗子,若師傅聽說了,定也愿意幫上一幫,這樣,我給師傅去一封信,看他老人家有何說法。”
高長松聽此表情動容,他問“左道長說的可是傳音入密之法還是飛鴿傳書”
左居正疑惑地看了他一眼只說“不,我是指驛驢傳信。”
高長松啊這。
唐代的驛站系統是很發達的,隋唐時期沿襲古制,以長安城為中心,向四周輻射,三十里設一驛站,直到邊境地區都可傳信。
甭以為他們速度不快,據歷史記載,唐中期安祿山在3000里以外反叛,僅五天消息就傳遞至唐玄宗手中,一日驛傳600里,這速度放唐代也是可以的。
然而,平民百姓是沒錢通過官辦驛站傳信的,需要掌握時政消息的小商人錢也不夠,因此就衍生出了商人經營的私人驛站,他們傳信用的也不是馬,而是便宜的驢子,這種驢子被稱為“驛驢”。
左居正一臉理所當然道“師傅眼下正在長安,驛驢傳信乃是最快的方法。”他又說,“若他在廬山太虛觀中倒會麻煩許多,那兒路不好走,驛驢傳信不夠快。”
高長松感嘆道“哈”
看來,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只屬于孫悟空,其他道人傳信都要靠兩條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