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2022530
長安城有東西二市,東市賣達官貴人所需的奇珍異寶,西市則多平民往來。胡人的香料、遠經絲綢之路而來的器皿、南海的珊瑚珍珠、匠人隨意打造的給小娘子的篦子種種物件在西市一應具全。
牛馬毛驢等牲畜也可在西市買得。
這天下他處的城鎮多模仿長安,烏斯藏的也不例外,高長松騎阿毛至成年后便牽驢徒步,西市與他肖似的人頗多,有牽牛的,有牽驢的,甚至有牽馬的。
高長松多看了幾眼那牽馬的,原因無他,在唐代馬真的太珍貴了,更別說他還不在國力強盛的唐國,而是在烏斯藏這等寒酸的小國,光是民間有人能供養馬匹就夠讓人震驚的了。
他細細打量那馬,又覺得其外表與自己所想的頗有些不同,原因無他,這馬實在是太矮小的。
若他精通此道便知這小馬乃是藏地的品種,屬高原小型馬種,直頭、寬胸、心肺發達、耐力驚人,可因其過于矮小,騎起來很不氣派,不多用于戰場上。
目前唐國所用的高頭大馬,基本上都是東突厥引來的馬種,從隋朝起他們便注意改善本土馬種,李唐繼承了隋朝的御馬監,此外李淵跟李世民都很注意引進突厥的馬種,未來唐朝的馬種數會提升至83。
戰場上最常出現的,都混著阿拉伯馬的血統。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眼下這小小一匹藏馬,價格都在兩萬五千文以上,是驢子的十倍有余,高長松看著,總覺得那牽馬人都趾高氣昂的。
透著金錢的氣息。
他嘖嘖稱嘆后去買驢,賣驢的郎君就那幾個,他只看驢健壯與否,至于哪家更好,他們村上養驢的就那幾家,都是摸石頭過河自己買的,誰也不能給誰點建議。
于四娘先前順嘴提道“十二郎可勁殺價就好,那些人叫價比天高,你真看看幾天都不見得能賣的了一匹的。”
高長松覺得于四娘說得挺對,于是他先牽著阿毛打量眾多健驢,那些人恐以為他是競爭對手,也上下掃視一番阿毛,隨即送出了輕蔑的眼神。
高長松“”
阿毛啊阿毛,你也太沒有排面了吧
這些人在歧視你啊,阿毛
可高長松回頭看看,對比阿毛的小細蹄子跟健驢的粗腿,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也不知是否為他的錯覺,總覺得有幾匹比馬還氣派。
高長松凝神靜氣,張開慧眼打量健驢,趾高氣昂的靈氣最足,他想想還是牽著阿毛來那高昂頭顱的健驢面前問“這匹多少。”
那牙郎本以為高長松是折價賣驢的,見他詢價還驚了一番,很快從善如流夸高長松眼光,說他要三千文。
饒是他獅子大開口高長松卻也沒自亂陣腳,直接砍半文一千五百文可賣對方當然不許,二者又是一番唇槍舌戰,最后以一千九百文拿下了健驢。
二者直接定契,問到是以絹還是銅板兌錢,對方想后各要一半,高長松說自家在高老莊上,不到半個時辰就能走到,問對方是否愿意同他走一遭,那牙郎自然是許的,牽著健驢就要走。
他們自西市一路穿行,賣出健驢牙郎心情頗佳,同高長松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起來。
他自言是烏斯藏人,住在附近村莊,世代以養驢為生,因此家中頗為富裕,高長松則也說自家是以豆腐為業的,買健驢是為了拉磨。
此人聽后一拍大腿道“我怎么說郎君你看著眼熟,端午那日的豆花可是你賣的”
高長松笑著說是。
許是因二者間有豆花做聯系,關系一下子拉近了,便說了些如何調教健驢的話,只聽他道“實不相瞞,這驢雖長得最好,脾氣也犟得可以,你甭以為只有馬才會倔,我這驢也如此。”
“尤其你這毛驢腿顫微微的,別給他欺負死。”
高長松聽后又回頭看看倔驢,只覺得他的眼神很不善,不由吞咽口口水,再看慢悠悠走路甩著小尾巴的阿毛,不由悲從中來,仿佛已經看見他未來的悲慘生活了。
阿毛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