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202261
密密麻麻的石磚一塊接著一塊堆砌,連成一片高聳的城墻,且別說是城樓,烽火臺上都站滿向遠處眺望的將士。
葛巢看那門樓,心頭涌現一陣狂喜,終于、終于給他找到了
回想路上之艱辛,他不由悲從中來,就差仰天長嘯了。
師傅啊師傅,您是否太信任我了,饒是我也未曾出過大唐啊跟您在唐國內走南闖北是一回事,這往他國去又是另一回事,更不肖說烏斯藏是佛國了。
想起街上人那怪異的眼神,他幾乎要流下寬面條淚了,在此連化緣都不能夠,還無人雇他做法事,要不是盤纏帶得夠,他就要風餐露宿了
此外還有點,雖出遠門,師傅卻未給他輿圖。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在唐朝,輿圖算戰略物資,他們只是一道教門派罷了,掌握觀附近的地形還好,若四通八達,連烏斯藏的輿圖都有,那就是包藏禍心,被查出來都能以反賊論。
掌門葛朝陽滿腦子都是復興教派,哪能做這等事
于是,葛巢只能摸瞎轉悠。
他不由想開離開長安城前,為他折柳送別的師傅語重心長道“葛巢,謹記本派榮辱系你于一身,縱使遭遇艱難險阻,也得排除萬難。”
語畢還清清喉嚨道“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話還沒說話,就聽見葛巢低聲插話道“師傅,慎言,這是孟子中的話。”
葛朝陽孟子孟子怎么了
又聽見葛巢道“我們儒釋道三家勢同水火”
葛朝陽聽后先老臉一紅,隨即立刻訓斥道“愚徒,這我當然知道”他裝腔作勢道,“勢同水火是一方面,但我靈寶派歷史悠久,還有什么沒見過的,難道這點肚量都沒有嗎取其精華、取其糟粕才是我等應做的,懂嗎,愚徒”
葛巢聽后面色更苦了,師傅啊師傅,論歷史,咱們也是魏晉南北朝興起的教派啊,人家孟子可是春秋戰國的人,那也是他們更早啊師傅
可哪怕是他也知道,此刻是不能跟師傅爭辯的,已駁了師傅一回面子,怎么有第二回,師傅跳腳了怎么辦
于是他便擺出一副悉聽教誨的模樣,大大滿足了葛朝陽教誨人之心,他假咳兩聲,見被他薅出來觀摩這出折柳送別的弟子都面露崇敬之色,更是大悅,連忙從衣襟內掏出一沉甸甸的荷包道“此乃你西行的盤纏,切記好好使用了。”
葛巢一掂,感其沉甸甸的,面露動容之色,這怕不是金錠,天吶,師傅這次真下血本了
于是他期待地看著師傅,等他掏出下一樣。
葛朝陽
他又提著葛巢的領子靠近,從牙縫里擠字眼道“你看我做什么,法器是沒有的,你的傍身法器綽綽有余。”
葛巢欲言又止,雖他從未期待過師傅給法器,但
“不是法器。”葛巢悄聲道,“度牒、度牒還未曾予我,師傅”沒有度牒的話他根本沒法出國呀
在唐代,度牒就像是僧侶、道士的身份證,偶爾也起通關文牒之用,每至一新國家都要添上諸如“交予烏斯藏國張右丞”之類的話,西游記中唐太宗便給玄奘寫下了“游絲綢之路,覽秦月漢關”等說明他旅程的話。
若無度牒,道士真是寸步難行,若被官府抓到無度牒,打為假道士,是要坐牢一年以上的。
葛朝陽
他又假裝咳嗽道“為師當然知道,不過是想多看你兩眼罷了”他拿出師傅的威嚴呵斥道,“你莫不是以為為師忘了”
葛巢。
“師傅如此英明,怎么如此。”罷了罷了,身為大師兄,他合該辛勞些。
在葛朝陽看不見的身后,那些靈寶派機靈的小師弟們交換眼神。
哎,師傅又忘了。
沒辦法,師傅總是關鍵時候掉鏈子。
大師兄的演技越來越好了。
至此他才話別葛朝陽,拱手道“師傅,弟子定不辱命。”
葛朝陽嚴肅點頭“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