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修為比趙師弟高深。”
“一道劍意換半壇可好”
高長松懵了,一盞茶的功夫后,劍修們仿佛討了大便宜,捧著裝腐乳的粗陶罐歡天喜地撤走,溜得比風還快,只余下高長松手捧黃紙,這都是劍修強塞進他懷里的。
一直被趙青軒捂住嘴的巴俠痛心疾首道“你被騙了啊,十二郎”他說,“這劍意看似有用,實則脆弱無比,凌霄派的劍修哪有錢買好黃紙,這也就防防喝醉酒的小白,騙騙靈智未開的妖獸罷了。”
高長松“”
他火急火燎道“此劍意能防異獸”
巴俠一愣“可以是可以。”但劍修的劍意溢價到了小商販都不收的地步,有這錢買藥修出產的避獸香不好嗎
可看十二郎歡天喜地的模樣,他又不忍說出實話,罷了罷了,吃一塹長一智吧。他暗想好你個趙青軒,看著像正人君子,竟做出這番事來,果然貧窮的劍修不可信
紫真宮秘境距東華國國都不遠,自都城大安往東三十里便是。驛站與靠東的長興門緊密相連,在大唐,官府驛站內會養馬驢,也出租馬車,這年頭還未有公共馬車這一說。東華國驛站不同,最常見是名為“峳峳”的異獸。
山海經是這么說的,峳峳這種異獸,形狀像馬,他的目光祥和,經常在山腳覓食,他能像牛一樣在田間辛苦地勞作,叫聲像是咆哮的狗,他出現的地方,有許多結交的客商。
東華是商業大國,這里盛產峳峳,高長松見除那些自帶法器,或能御劍飛行的,大多修士都拼了峳峳車一同前往紫真宮秘境,他也入鄉隨俗,拼了一只。
行車前他從貨郎那處買了本紫真宮秘境的宣傳手冊,伴隨著木輪胎傾軋土地發出的咯吱聲讀起來。
這紫真宮秘境發展至今已成東華國著名旅游景點,但第一次開放時也鬧得人死牛瘟,先說是附近村上人失蹤,報給衙門立案以為此處有妖獸,連派三支黑鐵衛都有去無回,才驚動了供奉大能。這大能單槍匹馬闖秘境,差點就有去無回,好容易逃回來才集結眾門派人一同探秘,如此持續二十年,秘境內才趨于穩定。
“紫真宮中,獸多跋扈,入此境者,十不存一。”高長松看到這,不免汗毛倒豎,直嘟囔道,“這也太危險了吧”
趕車的腳夫笑呵呵道“此言差矣,紫真宮開放初時,只有東華國的修士,眼下全神州的修士都匯聚于此,又有何可懼的呢又聽聞十載之前,小乘寺院的僧侶設下地方界,哪怕困于紫真宮中,也有一隅可安歇。”
結界這個詞,是從梵語來的,指作法所限定的地方,僧人作法觀想前,會用持過大悲咒的凈水做灑凈,水觸及之所同金剛琉璃,無有垢穢,妖魔是不得侵的。
高長松不免問道“可東勝神洲妖族人族混居,這地方界難道妖族也可進嗎”
腳夫搖頭道“妖族自有妖族的去處。”
哎,可見這座看似融合很好的城市,不同族群間還是有分別的。
腳夫介紹說“紫真宮驛站附近搭戲臺子,定期有人演歌舞戲,郎君不妨去看看。”
唐宋時期景區文化發展得較為成熟,由于吳承恩是明代人,西游記中許多內容都是唐宋合璧,分不大清楚的。
景區文化發展的前提是旅游業成熟。首先,唐朝時出現了大量的小經濟中心,比如咸陽、宜陽,作為交通運輸口,商品中轉站,雖比不上九省通衢的規模,也能輻射周邊城市了,吸納大量客商與云游天下的俠客文人了。
其次,唐朝是有旬假,也就是五一黃金周的呀再加上唐太宗斥遠游、主近游,城市內的景點都修建得不錯,比如長安城內的曲江,再比如杭州的西子湖,杜甫就曾在麗人行中寫過“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由此證明,人家旅游景點周圍還有人進行文藝表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