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仔細一想,這位魃宥老前輩,說不定是從甲骨文時代一路存活至今啊那豈不是歷朝歷代的文獻他都看過
魃宥說“若十二郎覺得有何不妥的,還請指正,我來修改。”一副萬事好商量的謙虛模樣。
高長松搖頭道,“前輩你說的是什么話,我之文字水平,拍馬也趕不上前輩,竟將我那粗糙的故事整合至此”他感動得說不出話來了
哎,魃宥這長篇敘事詩,也擊碎了他一顆文藝少年心,看看,這就是差距,自己就那三腳貓的功夫,也甭班門弄斧了,太難看了
沒接到審稿意見,魃宥還有點小失望,他很快就收拾好心情問高長松“十二郎,我可否請人雕版了”
這又是個bug,其實,雕版印刷術雖說是出現于唐代,真正普及是在唐代的中后期,眼下還是武德年呢,唐代才建立沒多久。
可無論是東勝神洲還是西牛賀洲,民間都默認有雕版印刷術了,書籍的價格也因此而降,對貧寒學子來說,是件好事。
高長松會想起自己逛東華國西市,偶入書商一條街,見這里的書文字刻印清晰,竟勝于唐,還挺不解,東華國相較大唐,堪稱文學荒漠,大多妖精字都念不全,修士除非以文入道者,擅四書五經的人甚少,與精美的雕版很不符。
高長松回過神道“當然當然。”他又說,“我有個不情之請,請前輩千萬別寫我的名字,我雖故事內核,可將他以如此完美形式呈現的還是前輩,以我只能是萬萬寫不出的。”
魃宥肯定不樂意啊,他是高風亮節老前輩,活到他這歲數,萬事隨心,不好虛名,于是他跟高長松“唇槍舌戰”一番,最后兩人決定,寫倆名字,高長松的在前,他的在后。
高長松心虛受之有愧啊受之有愧
魃宥實在是太想看見這不朽名篇問世了,對高長松說“擇日不如撞日,十二郎同我去選版可好”他說,“字與板式還需十二郎來定。”
后者聞言一愣“前輩可說的是雕版這不需先等師傅得閑了再去約”這年代掌握雕版印刷技術的手藝人應該不多吧
魃宥笑不露齒“都是自家鋪子,我知他們都有空,直接去就行。”
想想也合理,他這么愛看書,又活了不知多少年,開書坊奇怪嗎一點都不怪哎,這真是書友的最高境界
人家前輩如此熱情,高長松當然不會逆對方意思,反正他來東華國就是觀光體驗的,臨時迎來小小的事業突破,高興還來不及,怎么會拒絕他趕忙同巴俠與陳子航打過招呼,直接逛出去了。
陳子航倒還好,巴俠滿臉古怪,他摸自己下巴道“哎,十二郎究竟記不記得,過三日紫真宮秘境就要開了”
這幾天過得太跌宕起伏,怕早就把初心忘了
高長松什么難道我不是來拓展人脈,為了唐代套路文學發展而奮斗的嗎
“咄咄咄咄咄咄咄咄”
“咄咄咄咄咄”
高長松啞然。
他就說怎么東華國的雕版那么好,那么清晰,合著干的都是行家啊
幽暗的小房間內,只見一群啄木鳥廢寢忘食地雕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