魃宥擦了擦不存在的眼淚,問就是他被感動到了,都要熱淚盈眶了
他激動地抓住高長松的雙手表示“這實在是劃時代的巨著啊,十二郎。”
高長松啊這
他不得不表示“不必如此、不必如此。”
魃宥跟高長松在路上敲定了行程,首先是要指導一下他們編排的歌舞戲,魃宥活了那么多年,在大安城還是有些臉面的,他十分想要推廣倩女幽魂的故事,那就必定要將這出佳話搬到臺面上。
如果還有時間,魃宥希望高長松可以講一下牡丹亭的故事。
魃宥很尊重高長松這等大大,他想,妖怪的經歷或許是無窮無盡的,可他畢竟是人族,而且聽故事的跟講故事的又不同了,他也不是什么魔鬼,自然不會讓十二郎一直在梨園無償講故事,又說道“這些日子倩女幽魂賣得不錯,靈石我已經讓隨從給十二郎送到宅中,待回去便能看得。”又說,“丁家素茶家的靈石也混里頭,此外還有我的一番心意,不能讓你白來了這。”
他這么說了,高長松于情于理都不能不推脫一番,但這也就是講講,最后還是該收的都收下了。
不多時,他們終于到了梨園。
說起歌舞戲,高長松先前也不是沒見過,他對現代戲曲的認知實在不豐,昆曲、京劇甚至越劇都是聽過的,但都算不上是票友,但有了這現代的知識,他再看唐代歌舞戲,就覺得很是不行了。
梨園的人修、精怪都是歌舞戲愛好者,這出戲中的青蓮道人由一名會使劍的符修扮演,他也不敢直接穿自己門派的衣服,便穿了戲服其實也是道教的大袍子,但就是沒有任一門派的標志。
至于那女鬼,他們一開始挺直白地喊了鬼修扮,結果發現不是專業的就不行,這鬼修跳起舞來就像做廣播體操,動作硬邦邦的,最后還是喊了狐族。
狐族,尤其是涂山狐族,人美善舞,高長松曾在長安看過波斯酒肆的胡姬跳胡旋舞,有道是“弦歌一聲雙袖舉,回雪飄飄轉蓬舞”,觀時只感陣陣香風撲面而來,令人心醉。
這狐族不知怎的,跳得比金發碧眼的波斯舞姬更讓人心動,高長松歸結于他們的眼神,像小鉤子一樣,帶著股媚意。
現在他們跳起舞來,也是賞心悅目,至于青蓮道人斬妖那一段,則選用角抵來表演,高長松看著,雖覺著細節上不如后世的昆曲,但這動人的舞姿也別有一番風味。
但
高長松提出了意見“這劇情都疊在一塊兒,是否分開更好些”
跟宋元雜劇不同,唐代的歌舞戲雖說有“戲”的概念,實際上還是曲重于戲的,像他們現在演的倩女幽魂,黃鶯族的樂師為其譜寫了八支曲子,那劇情就被卡成了八段,但高長松看這,總覺得劇情節點不倫不類。
“分開”說這話的是魃宥本人,沒辦法,他們還不流行雜劇呢,這出戲的唱詞直接用他寫的樂府詩。
高長松說“故事大多有個起承轉合。”也就是引入、承接下文、、結尾,已經脫離高考語文多年的他,終于扒拉點兒寫作心得。
他艱難解釋道“戲曲也如此,既然是戲,那便不可以曲為主,重在表現故事的情節。”他拿枝筆,在一本集子上寫寫畫畫,旁人湊近看了,發現他是在分自然段。
那都是按照情節發展分的。
最后高長松分出來五段,分別是一楔子與四折,他所不知,這恰好符合了元雜劇的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