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四章2022107
高玉蘭的大作就這兩件,其他都是些七零八落的半成品or失敗品,她不大好意思展示給高長松跟鐘離珺看。
但就憑她展示的這兩件,已經讓鐘離珺對她刮目相看了,他的眼神可被翻譯為“此子骨骼清奇,日后必成大器”。
隨后高長松就打發高玉蘭走了,是常見的家長式“沒事了,去玩吧”。
高玉蘭惴惴不安,高長松看她寫滿惶恐的小臉,哭笑不得,連說“沒事、真沒事”
高玉蘭還是將信將疑。
等她跑遠后高長松跟鐘離珺咬耳朵了,他緊張地問“怎么樣我覺得她挺有天賦的。”
嘴上這么說,心里頭卻不大確定,只怕自己見的修行者太少,不能正確判斷。高長松想如果這歲數的小修道人都有高玉蘭的技術,那不就歇了
他又躊躇不能夠吧可想想林黛玉,她是真的七竅玲瓏心,萬一修n代都有這心思怎么辦
好在鐘離珺給出答案,他說“二娘很有天分,我接觸過的小修士里沒有誰比她更靈秀。”單論煉器,其他不談。
高長松高高懸起的心回歸原位,他提高聲音道“真的”
鐘離珺點頭,堅定的眼神很讓人信賴。
松了口氣的高長松終于能開啟下一個話題了,他說“那大安國的書院”
他此刻的心情跟面臨小孩升學問題的父母有的一拼,高長松垂淚,想自己年紀輕輕承受了太多。
鐘離珺從善如流地接上“若想成為煉器師,東勝神洲有兩條路。”他舉起兩根手指,“第一條路是一帶一的師徒制,被大能看上了,愿意栽培,就能走上煉器師之路。”他開始夾帶私貨,“我不算很喜這種制度,我是師從曾祖,可他對我要求不嚴苛,鼓勵我學百家之所長,我們甚至不以師徒相稱。”
“曾祖常說一人所學終歸有限,多從師才能打開眼界。”
“只可惜修道之人也講究師承,若真投入煉器師的門下,再去學他人之技,多少會招致非議,從長遠角度來說,這無甚好處。”
他說的道理很淺顯,高長松卻連連點頭,直說“有道理”。
“第二條路就是先前說的,進書院,讀書。”他說,“這跟那些門派大選有異曲同工之妙,你入了門派,有可能被掌門或山主看上,進書院也是。可基礎課程是一起學的,學童在一塊還能切磋交流,技藝便會有所增長,思維也會開闊。”
“再說書院的珍藏不少,一些典籍可借來抄寫,若是在書院被大能看重,那勢必會得到一院的照拂,豈不更有利。”
高長松翻譯了一下,如果稱為尖子生會被資源傾斜唄,這跟現代不也很像嗎
此外他代入了科舉的環境,等到宋時,書院關系還是挺重要的,尤其像是白鹿洞書院跟岳麓書院那種,從同一書院來的學子哪怕入朝為官都保持聯系,經常互相照拂,甚至會在朝廷上結黨。
都是修仙之人,哪有什么黨不黨的,但多認識幾個人,跟同窗處好關系,以后不也能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嗎
聽完他說的話,高長松下定決心,考、咱們一定要考試
旋即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即送高玉蘭去大安。
卻見鐘離珺搖頭道“頭部幾間書院都是十年一招人,有單為煉器師開的,有背靠大門派的。”背靠大門派的是綜合性學校,有劍修有符修有煉器師,但他們煉器這門學科比較強,也可以去考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