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長松宛若青天大老爺,坐在上首,白仙在他身邊,很有些狐假虎威的意思,他有點像師爺,又少了點狡詐的味兒。
高長松問“你是哪里逃出來的鬼”
趙合深知踢到了鐵板,十分配合“小人八日前從陰曹地府逃脫,走的是哪條道我也不大清楚。”
聽見他如小民一般的自稱,高長松略有些差異,一般情況下,修道人不都是說“貧僧”“貧道”嗎
他想,這人生前莫不是類似魯班民的民間手藝人雖學了法術,卻不歸于任何門派。
接下來,趙合的自述讓人唏噓。
跟高長松想的一樣,他確實來自民間,而且不同于那些門派源遠流長的木匠、墨家子弟,他原本是一“雞鳴狗盜之輩”。
連游俠兒都算不上,趙合是賊。
但你看他模樣就知道,他算半個義賊,偷肯定是偷貪官污吏跟為富不仁的豪強,至于偷來的家資,自己花一半,剩下一半也算是劫富濟貧。
對這樣的人,高長松不能說好,也不能說不好,那畢竟是個偷,在他心中趙合這樣的,只能說偷中比較講義氣的。
他死得比較早,是隋文帝年間死的,這也正常,陰曹地府的時間流速跟地上可不一樣,地上過了幾十年了,他卻沒有實感,總覺得自己昨天才死。
從這也能看出,地府的投胎效率比較一般。
隋文帝年間鬧過好幾次,產了不少餓死鬼,趙合表示,自己也能算其中的一員。
高長松斟酌道“你觀你似乎身有修為。”
一般情況下,有修為的,不至于很快餓死吧。
趙合卻說“我可不是正經修士,是野路子出身,只學過一門下乘功法,這功法我甚至不知是誰傳我的,那老頭傳我沒兩天,人就沒氣了,可見這年頭,即便有奇遇,也躲不過死之一字。”
他學的下乘功法的名字,叫做“盜天之術”。
為什么說是下乘這就不得不先看看上乘的盜天之術是什么。
陰符經中有這樣幾句話:“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既安。”
這里其實是說什么呢,是讓人跟天偷點東西,來保自身。
但這里的偷,意義其實是很廣大的,他倡導人偷的是天時地利,是風調雨順,是自然萬物,說白了比起偷,這里說的應該是借助自然的力量,來強健自身。
按照蘇軾在赤壁賦中說的“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自然之力本來就是誰都可以取的,這不算偷。
趙合只大概明白上乘盜天之術的內涵,自己卻做不到,他都沒有窮盡天地的道理,自然不曉得什么能偷,什么不能偷,怎么偷,他說自己學的是下乘功法,是因為他只能偷到眼前看到的事物。
這在饑荒年間是沒什么用處的,那年頭餓殍千里,谷倉里一粒米都沒有,他上哪里偷去
生死之間,他似乎參悟了一些道理,像天借用了一些力量,于是寸草不生大地長出了新草,枯樹生出了樹皮,還有最后一絲氣力的百姓挖出草根,咀嚼干澀的樹葉。趙合偷來的這最后一絲生機,活人無數,給百姓們帶來了一絲希望。
可他自己本就虛弱無比,此時強行催動所剩無幾的靈力,結果也可知,自然人死了,沒了,而且哪怕他死了,也沒人知道當時的神跡,一夜從干涸土地中生出的野草是他做的。
高長松聽后略有些唏噓,不只是他,趙合的故事實在是平凡而又傳奇,一開始只有高長松跟白仙在聽,等結束時白仙淚眼汪汪的,高香蘭等人都在吸鼻子,就連那些列祖列宗貢品被他吃了的受害者,也很難不露出動容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