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小拉著靜寧公主,頭也不回地走了。
徒留蕭獨鄴獨獨自在風中扼腕。
蘇小小是半點兒不給蕭獨鄴情面,可誰讓她眼下是太后與景宣帝的主治大夫,還真有囂張的資本。
景宣帝的命搶救過來了,而由于蘇小小給的是解毒丸,也徹底坐實了胡九生的“投毒之罪。”
皇宮的一處柴房里,胡九生大呼冤枉。
“我沒給陛下投毒我是在為陛下解毒只不過我可能劑量上出了差錯”
主審他的是蕭重華與大理寺卿,靜寧公主也在。
昨日景宣帝出事時,蕭重華與大理寺卿正在京城以外調查白蓮教的案子,天蒙蒙亮才回京。
一聽說景宣帝讓人下毒,二人馬不停蹄地進了宮。
大理寺卿斷案是把好手,可于醫理上就有些不精通了。
他想了想,提議道“不如將蘇大夫”
“請太醫過來吧”靜寧公主打斷他的話。
開什么玩笑,天還沒亮,不許吵她睡覺
大理寺卿的頭皮麻了麻。
呃錯覺嗎
我怎么瞅著靜寧公主有點兒生氣呢
“長平。”蕭重華淡淡開口。
長平會意,去太醫院將幾位太醫叫了過來,有朱太醫、黎太醫、萬太醫與李太醫。
一行人仔細辨認了從吳掌柜身上搜出來的毒藥,又檢查了胡九生熬出來的“解藥”。
朱太醫道“確實都是毒藥,但是不是以毒攻毒就不好說了,我沒見過此方。”
其余三名太醫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
以毒攻毒確實是一種治療的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的毒都適用。
也許是一次毒害不成,又毒上加毒呢。
胡九生明白,若是不能證明此方是對癥的,自己唯有死路一條。
思及此,他咬牙道出了自己的底牌“是符太醫當年的方子他留下的醫術上有記載”
“醫書在哪兒”
“在太醫院。”
蕭重華讓長平去搜,果真搜到了。
但并不止一本,而是厚厚的一沓,有醫書,有醫案與手札,全是符太醫親筆。
朱太醫等人懵了,符太醫當年死得突然,他們為他收拾東西時,并未發現這些,他們只當是符太醫拿回家交給親兒子帶走了。
不曾想,竟是落在了胡九生的手里
李太醫翻開一本手札“萬金丹這不是上回治療程老夫人中風的神藥嗎他說是自己研制的”
萬太醫也翻到了一張方子“七苦茶,榮老王爺喝過,治好了多年的偏頭疼,失眠癥也治愈了,胡院判也說是自己的方子”
“還有這個。”李太醫又有了新發現。
一個又一個,許多胡九生自稱是自己或是胡家祖傳的秘方,原來全是符太醫的心血,大多是原本的藥方,少量的他自己經過了改良。
有些改得好,有些改得不可控,譬如這一次景宣帝中的毒,就是后者。
這種藥原是用來治療風濕的虎狼之方,有輕微毒性,藥效因人而異,尚在試藥階段,風險很大,符太醫還沒對患者用過。
胡九生稍稍改動了藥方,解藥也做了相應改動,看似對癥了,但其藥效并不穩定。
一半是胡九生的鍋,另一半是景宣帝自己倒霉。
這話,太醫們就不敢說了。
大理寺卿質問道“你既然知道你的解藥有風險,為何還要給陛下使用你是在拿陛下試藥嗎”
胡九生的腦子里一片混亂“我我用雞試過的雞活了”
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