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結局就是,萵苣姑娘和王子雖然跨越千萬險阻在一起了,王子的眼睛也恢復了光明,但是他們依舊沒有逃脫掉女巫的詛咒,王子被自己的國家遺忘,失去了財富,相聚沒多久萵苣姑娘就生病去世了,王子又失去了愛情,只能撫養孩子,還他的身體也是每況愈下,即將撒手人寰,你滿意了嗎”
維爾語氣不怎么好,他還是覺得那個虛假但幸福的結局更美好。
木螢現在也看出來了,小勒西的父親講這個故事的時候,過于感同身受了,講述的好像不是別人的故事,而是他自己的故事。
仔細一想,小勒西父親的當下的處境不就和故事的真實結局一樣嗎再聯想到他的發色,和明顯受過良好教育的用詞習慣,一個答桉呼之欲出他就是那位王子吧
難怪他對女巫的觀感不好,在他眼里,是女巫棒打鴛鴦,造成了他們的不幸。
但是他講了真實的結局,任務進度卻只上升了10。
也許他站在自己的視角完整的講述完了這個故事,在他眼里,這就是事實,但顯然并不是如此,至少這并不是故事的全貌。
想要知道這個故事的真實情況,還是得找到小勒西母親的家鄉,找到那個女巫。
不過她也見不得有人把自己過的不好的原因歸咎到女巫的詛咒上,好像每個女巫都會詛咒似的,事實上真正會詛咒魔法天賦的的女巫少之又少,就算會,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會愿意詛咒別人的。
畢竟用武力就能解決的事兒,為什么要用吃力不討好的詛咒魔法呢稍微厲害點的詛咒魔法都有很大的風險會反噬施法者本身。
除非有什么深仇大恨,本身實力又報復不了,這種情況下,才會冒險用詛咒魔法吧
女巫史上會詛咒魔法的女巫,一旦用詛咒魔法來報仇,一般都活不到壽終正寢,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我就是擅長詛咒的女巫,但是就我看來,你身上沒有任何詛咒,不要把不幸全部推到女巫身上,事實上,真會詛咒的女巫少之又少。”
說完這些,木螢就走了。
這人雖然是當事人,但偏見太重,向他打聽還不如自己去打聽,這個故事中也透露出了很多信息,以此為線索,有方向,有目的的去打聽,也不是什么難事。
她出去后就先去找了村長。
小勒西他們在這里住了這么久,關于小勒西媽媽的事兒和來處或許他們能知道一點。
路過那棵依舊在鞭打行刑的大樹,樹上的人渾身傷痕,痛哭流涕,看到她過來,拼命晃動著身子求饒。
但木螢只是看了一眼就走過去了,絲毫沒有就這么放過他們的意思。
他們雖然現在看起來很慘,但曾經被他們謀財害命的人更慘。
到了村長那里,拿錢開路,打聽小勒西父母的事。
這會兒村里人還不知道她把人吊起來打的事兒,面對她還是不怎么害怕的。
村長收了錢,自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勒西一家都是從外地人,他的父親叫維爾,母親叫艾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