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北市高新區派出所,晚上八點。
天色已經暗得像被黑色的垃圾袋罩住了,派出所里并沒有因為到了晚上清靜下來,反而越發熱鬧。
有家長來報案說孩子離家出走的,也有喝酒鬧事被抓的,更有鄰居爭斗不休,干脆到派出所來的。
大的案件沒有,雞毛蒜皮的事情不少。
不一會兒,一個警察帶著七八個年輕人排成一隊進了大廳。
他們顯然不是第一次來了,非常自覺的排成一隊靠墻站好,根本不用民警多說什么。
劉警官顯然也已經習慣了。
“說吧,這次又是因為什么事情打架”劉警官坐到自己的座位上,準備記錄。
“劉哥,這次可不怪我們,我們就路過,是這個人逮著我們就打,我們是受害者啊。”一個染著黃毛的青年一臉的委屈,他嘴角和額頭都與淤青,說話時還不時的抽氣一下,顯然傷得挺疼的。
“對對對,不怪我們,我們就吃個飯,吃完了小杜去結賬,然后我們準備趕下一趟,路過時那小子伸腿把小杜絆倒了,之后拽住他頭發就把他按在地上打。”
說起來他們打架鬧事也不少第一次,周圍小區的都知道他們幾個混混,這還是第一次主動被人找麻煩的。
有了第一個第二個開口,后續開口的人就越來越多了。事情的經過也越發清晰起來。
劉警官稍微整合了一下,便知道了事情的大概經過。
于是把視線投向了排在最后的那個男生頭上。
對方看起來并不大,像是個正在讀高中的學生,這會兒臉上也有淤青,到底是一對多,雖然沒落得下風,卻也沒占便宜。
不過這孩子似乎不在意自己的傷,滿心滿眼都是手里的圓形掛件,摩挲了幾下,看到上面的因為磕絆弄到的痕跡,皺起了好看的眉。
黑色的瞳孔注視著吊墜,就像在注視最珍貴的物品。
這東西在對方心里的地位肯定不一般,指不定是親人留下的東西。
劉警官處理這種事情挺多的,也看出來雙方的傷勢都不算重,應該就是些皮外傷,之后可以去醫院檢查檢查,如果真沒什么大礙,這件事算是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情節較輕,可以調解處理,不用拘留留下案底了。
“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劉警官開口道。
這要是真是未成年,那就得先聯系對方的家長了。
姜瑾并不太在意這些事情,他只是收好了吊墜,把手機丟給了劉警官“你打吧,找我爸。”
劉警官被他這囂張的態度小驚了一下,姜瑾是把手機頁面調到電話薄里一個沒有設置名字的陌生號碼上的。
“那就是我爸電話。”他隨口道。
但是劉警官并沒有按照他所想的打過去,而是退出后,在電話薄的第一個找到了“媽媽”這個稱呼打了過去。
這陌生電話到底是不是對方家長且不好說,就算是,按照這孩子的態度來看,他爸多半也是不管事的,否則他不會這樣毫不在意。
不一會兒,手機接通了。
“你好,這里是嶺北市高新區派出所,您兒子和人發生了一些沖突,現在雙方都在這里,麻煩您來一趟。”劉警官率先開口道。
“啊好,我知道了。”大概是突然接到的電話,對面的人帶著茫然和無措。她聲音和煦溫暖,讓人不免猜測這大概是個溫柔和煦的人。
對面只說了這一句話便把電話掛斷了,大概也挺著急著過來吧。
姜瑾沒注意到劉警官的自作主張,實際上他給的也不是他爸的電話,那是他爸助理的電話。
既然對方已經掛了,劉警官便把手機還給了姜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