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你回來了,不是說出去打工了嗎,怎么回來還帶了這么多人回來”張父裝作不解道,“有什么事,可以跟家里人說嘛,怎么還拉勞煩這么多鄰居來了。”
“是啊,是啊。二弟妹,有什么事情,咱們關起門來自己說啊,這么點事情,怎么還要勞煩村長和鄰居啊。”大嫂也開始接話了。
這是想把事情先緩下來,等人走了,該怎么樣還是他們說了算。
其實這也確實是最好的方法,像劉惠那樣越鬧越大反而不好使。
張父這個人表面看起來忠厚老實,實際上才是最麻煩的一個人。
“是啊,忠國家的,家里的事情,怎么還拿出來說,鬧得這么大,平白讓人看笑話。”有一個老輩子的長輩也說了這么一句,他們倒也不是無腦幫張父,著實還是在意面子,不希望事情鬧太大,到時候一段時間內,估計周圍都要流傳張家屋里那點事情了,于是便各打五十大板,“至于孩子的學費,我們作證,必須得給,畢竟這也是忠國留下來的,活該用一些到他孩子身上。”
如果是原主,大概也就愿意了,但在這里的是林夕。
撫恤金她也不是要全搶走,張忠國到底還是張父和劉惠的孩子,撫恤金是該有他們一份,但是作為妻子和孩子,也必須得到他們該有的。
張父和劉惠怎么花那筆錢她不管,但是該有的利益不能讓。
更何況林夕還想趁著這次的機會分家,還要把兩個孩子要過來,她帶著孩子自己過。
所以這事情,就絕對不能這么結束了。
“爸媽”林夕只喊了個稱呼,眼神則不住往張父和劉惠身上瞥。
劉惠當即就要說話了,卻被張父打斷了。
“我同意,桃子和堯兒都是忠國的孩子,我們作為爺奶的,肯定要出學費的。”張父給了承諾。
這會兒劉惠就憋著沒說話了,主要是她了解丈夫,平時有點什么小事,自然都是讓她說了算,但是大事上,丈夫說出口的話,她是改變不了的,所以哪怕心里在不樂意,這會兒劉惠也什么都沒說了。
“那這件事就這么解決吧”村長頗為滿意。
跟著過來的政府小姑娘和小伙子對結局并不算滿意,但是也知道能有現在這個結果也算是好的了。
鄰居們也覺得算是有了個結果,都準備走了。
眼看著要散場了,突然走了的鄰居又跑了回來,還喊著“不得了不得了,我們要上電視了。”
“什么情況”有人問。
“我出去遇到一群城里人,那穿著打扮好看得很,我奇怪他們為什么要來我們村,就去問了兩句,他們說是記者,來我們村采訪的”
村長聽了有些懵。
旁邊有人趁機開始恭維起了村長。
“那肯定是因為我們在村長的帶領下,村子越來越好了,來采訪村長的吧。”
村長聽了,覺得還真有很大可能。
畢竟他們村子也沒什么事情會讓記者關注,那唯一可以會有記者來采訪的不就是他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