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生意這么多年練就的不動如鐘也稍微破攻,成功被林夕捕捉到了對方的熱情。
林夕最開始給的訂購量對于擠壓的貨來說只是杯水車薪,李國安本來想的是能少賠一點就少賠一點,沒想到聽林夕的意思,對方是打算持續性訂購,且訂購量后面還會增加啊,這倒是解了燃眉之急了。
“我們這邊的蔬菜,比如豆角,最低可以給到一毛五一斤”李國安也不跟林夕繞圈子,開始說起價格。
林夕之前在鎮上賣豆角賣的是兩毛一斤,在b市的豆角要賣到三毛,只有到很后面,才會降到兩毛五左右,林夕去村子里收購豆角則大都在兩毛上下,林夕最近轉的村子多,最低的那個村子可以給到一毛八的樣子。
所以蔬菜基地給的這個價格是低了一些,但是說是最低肯定是不可能的,這個價格應該是根據林夕的進貨量來計算的最低。
除了豆角其他的蔬菜也都要比村子里進購便宜一些,但是便宜的并沒有達到林夕心里的最低價位。
林夕在心里默默計算了一下就按對方出的價格來買的話,自己大概能賺多少錢,如果按每斤蔬菜她賺三分錢來看,今天進貨林夕也只賺得到四十七塊六毛四分。
當然不是每種蔬菜林夕都只能賺三分錢,有的周圍村子數量少,甚至沒有的蔬菜,林夕能賺到的錢更多,再加上供應給飯店和餐館的價格肯定會給菜販子的更高一些,兩者都加上去,可能能多四十多塊錢,如果還能順利把耗損的蔬菜也處理了,可能林夕一天能賺到一百左右的樣子。
對于第一次來說,肯定算是不少了,這可是純賺啊。
不過林夕剛想說話時,突然想起了杜琴說過的話,頓住之后道。
“蔬菜大量運送肯定會有折損率我們定的數量肯定不是都能用的吧。”一個老狐貍,故意沒說耗損率,如果林夕按照他的來,說不定還會虧。
看來對方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
“任何蔬菜運送都會這樣,我們的折損率很低,到時候我們會按照耗損率按照百分之五算,在你們訂單的基礎上多送百分之五的蔬菜。”李國安先是回答了林夕的問題,然后又提了兩嘴他們的優勢,“我們的價格低于市價,還送貨服務,你很難找到這樣的條件了。”
當然,事實上他們的蔬菜耗損率是在百分之八左右。
“我覺得價格還可以再低一點點。”林夕很理直氣壯,似乎并不擔心被拒絕。
她這次來得時機很好,對方似乎因為某些原因導致生意出現了問題,林夕猜測對方應該有一批擠壓的蔬菜需要出,否則絕對不會這么好說話,對她態度還這么好。
想起之前杜琴說起過的事情,林夕甚至感覺指不定和那件事有些聯系,不過她畢竟不清楚具體的情況,也只是個猜測。
這些猜測林夕不敢說她對不對,但是她對別人情緒的感知很敏感,李國安對她的好態度已經可以說明很多事情了。
“我們蔬菜基地很久沒有接過這么小的訂單了”李國安并不是很想退步。
其實按現在的情況來說,他的底線確實還可以再低一點,但是談生意就是這樣,絕對不可能讓對方看出自己的底線,不能讓的時候就不能讓,他也能看出來,林夕這個數量在他們這里進貨是最好的選擇,要是數量少,她自然可以叫一輛車去拉,但是數量大了,她沒有貨車很難拉走,貨車的價格可不便宜,李國安也不覺得林夕有貨車,租車肯定也不劃算。
“我也不是想平白占你們便宜,生意難做,我也理解。大家可以各退一步嘛。”林夕開始退讓,“我可以和你們簽訂一個長期的合同,而你們給我更低的價格,并且算上折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