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醫藥費倒是賠了,劉惠卻也不敢再去鬧了,劉惠覺得兒子受的都是些皮外傷,當然主要還是現在真的沒錢了,所以沒帶兒子去醫院治療,去小藥店買了些抵達損傷的藥就完事了。
靠著醫藥費,一家人租了個破爛小房子,起碼有個地方落腳了。
劉惠最開始想帶著張海燕一起去菜場撿些比較老的菜葉子,別人不要的那種,做飯吃,張海燕肯定不肯去,張海燕還夢想著找個男人嫁了,也是這樣告訴劉惠的,說自己嫁個有錢好男人,也可以幫扶家里了,劉惠還真信了,她估計也是這樣想的,所以最后撿菜葉這種事還是劉惠叫上張富有媳婦去干的。
張福有則一直在家里養傷,順便帶兩個孩子。
但是這樣的日子過不長久,城里工作本就不好找,他們還都沒學歷沒文化沒技術,之前一直也就是農民,加上張富有被打的傷一直沒好全,甚至在后面出現了跛腳的狀況,張福有的妻子眼淚汪汪,提議還是回村子去吧,兩個小孩也要開學了。
村子里的房子是祖屋,張父沒有賣,不過因為覺得不會再回來種田了,所以當時一家人合計之后把田地都賣了。
但是有房子,他們回去,還可以生活,起碼不至于流落街頭,再努努力,可能有機會再回到從前的生活呢。
只是張父這么好面子的人,回去也行,除非是衣錦還鄉,否則怎么可能愿意回去。
劉惠這會兒大概也是有些心虛的,畢竟兒子的腿沒好全,是因為她當時不愿意把錢都拿出來給兒子治病。
所以也就順了大兒媳婦的意思,也是各種撒潑打滾都用出來了,但是張父怎么都不肯回去。
張福有媳婦也是真沒辦法了,看著兩個孩子,她眼神暗了下來,找自己丈夫聊了聊。
“富有,爸已經瘋了,城里我們也試過了,真沒那么好過,我們接下來真的跟著爸媽在城里混嗎,兩個孩子馬上就要開學了,書也不讀了我們以前好歹還可以有田地作農民,你兩個兒子,現在田地也沒了,也不讀書,以后在城里乞討嗎”
張福有也頹廢極了,他已經習慣了什么都順從爸媽,爸媽總是不會不管他們的,媽媽也會想辦法給好處給他們,所以他當初什么話也沒說,帶著妻兒跟著父母就走了,想的是可以在城里落腳,讓兩個小孩以后在城里讀書,當城里人。
但是現在,他腿跛了,家里田地也沒了,城里人當不了,似乎原本的家也回不去了。
“但是現在我們能怎么辦呢就算回村子里,也只有祖屋一棟,住沒問題,錢沒有,孩子不也沒辦法讀書嗎”
“不,有辦法的。”張福有媳婦聲音放低了,“祖屋的地也很值錢。”
“你在想什么”張富有說第一個字的時候,聲音因為驚訝而放大了些許,但是后面他意識到了,瞬間降低了聲音,“祖屋怎么能賣呢再說了,就算賣了有點錢,我們依然沒地方住,沒辦法養活自己。而且這事情要是被爸媽知道了,我就不只是一條腿跛了。”
“富有,爸媽不會再回去了,爸那么好面子的人,咱們日子過不起來,他不可能回去的,祖屋放著也是放著,說不定以后還會被村子收回去。我們賣了房子,可以換個地方生活,租個小房子,剩下點錢給兩個小孩讀書作學費,然后我們去找個體力活兒干著,日子還能過下去。”張福有媳婦勸說丈夫,“你想想我們最近的生活,再這樣下去,我們只能做乞丐,一路乞討。”
張福有還是有些遲疑,但是后面他也改變了主意。
果真如張福有媳婦說的,劉惠看到個殘疾的乞討者,居然還真打了讓兒子一家去乞討的想法。
張福有開始怎么都不肯去,但是因為媳婦的話,他也留了個心眼,開始關注起父母和妹妹。
生活不如意,張父每天都跑出去,說是去找工作,具體干什么去了也不知道。劉惠和張海燕倆人則每天在家里各種咒罵,埋怨這個埋怨那個,反正就是不怪自己,罵得最多的,自然還是林夕。
這說著說著,劉惠就想到主意了。
“我們去找林夕吧,怎么說我們也是她公婆,桃子和堯兒的爺爺奶奶,她不能不管我們啊,她手里還有忠國一半的撫恤金,我們都這個樣子了,她給點給我們也合理吧,肯定要贍養父母的啊,忠國要是在天之靈看到我們這個樣子,等那該死的女人下去之后,非得讓她受點苦頭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