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朔五年,季春之末。
京都長平侯府。
一場黃雨過后,空中仍舊彌漫著秦嶺松林的氣息。清風吹拂,廊檐下的驚鳥鈴微晃,玎珰聲脆響。
庭間,五歲的衛無憂小朋友正盤盤腿坐在合榻之上。榻前一張長幾,其余三面圍著屏風,在這內宅別院里自娛自樂,瞧著興致頗高。
正是垂髫之年,按照規矩,闔該披散著頭發,等九歲再束成兩個小羊角,可他嫌擋視野,將腦前頭發向后梳攏綰成個小揪揪,其余披散在耳后兩側。眸子黝黑,狡黠一笑,有著藏不住的靈氣與可愛勁兒。
春夏交接,天氣越發暖和,衛無憂今日便只著一身朱紅襯里,外頭罩一件禪衣,長及膝間,遮住了開襠的袴,這還不放心,又特意在腰間系上玉組佩,將衣角壓壓嚴實,免得一陣風吹過,撩起衣擺暴露點什么。
無憂無慮的年紀,卻這么操心,衛四小公子也實屬無奈。
誰讓他是成人的芯子穿越而來呢。
作為某視頻網站美食區的一名u主,因為肝視頻熬夜暴斃,一朝穿越,投生成為西漢名將衛青的小兒子,衛無憂如遭晴天霹靂。
原因無他,蓋因這個時代,在吃食上實在是“窮窮孑立”。
明明穿成的是貴族階層,日常想換換口味,竟然也就只有“餅餌麥飯甘豆羹”這幾樣。
要知道在大漢,平頭百姓一日僅有兩餐,辰時79點吃早飯稱為“大食”,申時1517點吃晚飯叫做“小食”。相比之下,衛無憂小盆友身為外戚貴族,好歹還能在兩餐之間加一頓叫做“日中”的飯,已經十足幸運。
小小的團子一臉苦大仇深,舀了一大勺碗里的棗糒蜜飯,大口干起飯來。
一旁的獨榻上,衛伉束了發,懶懶散散地箕踞一側,好聲好氣問“四弟,可還好吃”
衛無憂給他大哥遞了個生無可戀的眼神,囫圇道“還行吧。”
這東西其實就是小麥合著麩皮一起制成的飯,晾干后,添加些棗子、蜜,便成了棗糒蜜飯,能有多好吃
可即便是這樣簡陋的吃食,也已經相當奢侈了。
因為平民百姓一般都是摻水吃。
衛伉瞧著幼弟勉強還能將就,喜不自勝,輕咳一聲開始鋪墊“阿母呢”
長平侯府如今總共四位公子,其中,大公子衛伉和二公子衛不疑皆是小妻王氏所出,三公子衛登則為媵妾柳氏之子,只有衛無憂是府上女君陽信公主所出。
陽信公主是當朝長公主,漢武帝劉徹一母同胞的阿姊。她曾有過一任駙馬,乃是平陽侯曹壽,七年前曹壽人死燈滅,長公主便另擇夫婿,選到了衛青。
公主再嫁,茲事體大。不知漢武帝與衛青密探了些什么,再回府中,衛青便硬著頭皮讓王氏給陽信公主騰了女君的位置,變作小妻。
西漢的小妻,比愛妾地位更高一些,不必行妾禮。加之王氏乃是皇后衛子夫的閨中密友,倒也勉強算兩全。
衛伉這一聲阿母,問的自然是陽信公主。
衛無憂落下食箸,一個眼刀丟過去,看透了兄長的心思“大兄明知故問,阿母早就出門了。”
陽信公主一早便帶了騎奴家丁,去赴約妹妹南宮公主的春日宴。此時,只剩下他這個小肉團子守著侯府,肯定是大兄又闖了禍,想蒙混過關。
衛小盆友捏著肉乎乎的拳頭,還要保持微笑“大兄又惹事了”
衛伉瞧著幼弟的表情,不由得有些臉紅,撓撓頭道“還不都是那個鴻都門學鬧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