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蟬未盡,霍去病“妓館認子”的事兒便傳開了。
畢竟是京都消息最靈通的八大館,文人世族附庸風雅,多出沒于此。被小女娘們逗個趣兒一傳,竟還有人當場作出一篇賦來。
名牛郎賦。
此篇漢賦之妙,令人稱絕。
于是,在東方朔帶頭點贊之后,長安中上層幾乎人人都拜讀過了。
看熱鬧不嫌事大者,將之一解讀,才發覺原來不是在貶皇帝陛下身邊的少年侍中,而是亂七八糟讓人臉紅的贊歌。
也就秦樓楚館才能傳的出口了。
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都坐在家中關起門罵人了。
陛下向來偏寵衛霍兩家,這回犯了這么大的事兒,竟還能刷一波民間聲譽,這小子是投了什么絕世好胎
民間確實是有一些說法。
臨近初秋,衛青等將軍蓄勢待發,霍去病這樣的少年前鋒也不例外。
百姓們自然而然從少年郎的這種“神武”,發散到了那種神武。
因此,當事件發酵,原本就不愿給霍去病機會,叫他們霍家也更上一層的人,此時終于逮到出征前的機會,齊刷刷參上一本。
劉徹隨手翻了兩紙帛書,嗤笑道“瞧見了,這朝野之間究竟安的什么心思”
霍去病臉上頂著一嘴小牙印,盤著腿坐在榻上,嘆了口氣“陛下,您瞧瞧臣的臉,還能看嗎”
劉徹眸中盡是笑意“嗯,這回兩張臉都不能瞧了。怎么,被臭小子埋怨了”
霍去病指著臉“證據不都在這兒。”
劉徹一陣暢笑,先前那點輩分上的耿耿于懷也煙消云散了。
他很快肅穆,告誡霍去病“此事,民間已有許多你的英勇傳聞。陣前換將乃是兵家大忌,你如今有民心所愿,朕會將此事駁回,給你個剽姚校尉的頭銜出征。至于仲卿那里,很大可能會授予你壯士。”
霍去病如今聽到這些稱號,總感覺有些怪怪的,但只要能領著期門騎兵深入敵后,親自試上一次他滿心所愿的打法,叫他做什么都行
沒等他高興起來,劉徹又意味深長“此次出征之事能順行,多虧了你有一子。既然已經父子相認,無憂便不好還住在長平侯府了。”
霍去病“啊”
“啊什么至少你出征前這段日子,總得將人接到私邸,好堵住悠悠眾口吧”
帝王這最后一句看似商議,實則不可置疑。
能年少精于兵家之學的小霍又怎么會解讀不出來,只好齜牙咧嘴應下。
今日一去侯府,他少不得左臉上還得被咬了。
長平侯府,議事主殿內。
陽信長公主橫眉冷對,看著面前“罰站”的衛大將軍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衛青“長公主你聽我”
“這么大的事,若你想說早便找到機會告知我了。也不至于叫外頭風言風語傳成那般,我竟半分不知,還是赴宴之時,衛君孺暗示我。”
衛君孺是衛青長姐,如今嫁了公孫賀。
武帝點了兩家聯姻之后,越發重用公孫賀。他此次出征便要以太仆之職,出任左將軍隨衛青出擊匈奴。
衛仲卿也很頭大啊,涉及戰事,他只好一臉淡定又遺憾的賣人“此事乃是陛下的意思,公主當知,我亦是不愿。”
這話一出口,陽信自然也反應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