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無憂這話并沒有引起長輩們的重視。
不如說,他氣鼓鼓的樣子越發像個頑皮孩童,反而叫陽信高興起來。
這個時代的家庭中,此時正盛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尤其到了西漢一朝,對于近親通婚之事,上到帝王下至黎民,全都接受度良好。他們不懂什么近親通婚會引發更多的致病基因,更多是為了家族的權力而產生的抱團集結。
衛無憂曾花了半年時間去改變長安城的坐具習慣,叫他們從席子慢慢適應到坐榻,再往后才有更高的家具出場的條件。
從矮型家具到高型家具的過渡,就已經需要如此鋪墊,更不要談這種嫁娶風俗了。
他輕易不會與自己為難。
改變不了的,盡力適應;適應不了的,那就裝傻唄。
小蘿卜丁鼓起臉頰,轉了個方向盤腿坐好,專注吃起碗中的水果來。
陽信長公主見狀搖搖頭“你啊,別聽這孩子嘴上鬧騰的,做什么全憑你自己的心意。”
這話自然是說給衛長公主聽的。
衛長公主本名劉玥,不僅是劉徹與衛子夫的長女,也是劉徹稱帝多年未有子,朝野人心惶惶時降生的第一個孩子。
皇帝無子,則國無本。
可以說,劉玥的出生叫那些纏繞在皇帝陛下周身的謠言不攻自破,連帶著豬豬陛下整個人都變得明朗起來。
哼,叫你們這些老匹夫再說朕不行
朕雄風不改
或許是劉玥極大地幫助劉小豬挽了尊,此后,即便是劉據這個皇子出生,也沒能影響武帝分出一部分疼愛給劉玥。
這一回,劉玥的婚嫁之事,便是劉徹親自與王太后商議的。
事情只是有這么個苗頭,王太后還未叫人將陽信請進宮去探問,消息就被劉玥帶出了宮。
劉玥的意思很明了“姑母,我與襄表兄只在幼年見過兩次,素來只拿他當親眷。可表兄若是成了我的夫婿,便不同了。他先得是國婿,然后才能是我的家人。”
身為公主,她早就過了一心覓良人的少女心思。
如今所求,不過是想要盡力兩全。
剛到及笄之年的小女娘,行事還未完全成熟起來,談及自己的婚事也會有些臉紅羞澀。
但她到底做了公主這么些年,皇家威儀是與生俱來的,抬手行禮陳詞之間,便叫人賞心悅目,不自覺帶上欣賞之態。
陽信長公主心中贊嘆,沒想到衛子夫這樣的官奴婢出身,倒是也能將女兒養出他們劉家的心性。
轉念她又想,那可是衛子夫,她向來不都是溫柔又淡然地坐在那里,就辦成了一切嗎
對于劉玥與曹襄的聯姻之事,陽信實際上也是不愿的。
并非出于表兄妹的關系,而是想到了衛無憂。
她早就把無憂當做自己親生的孩子了,衛子夫那頭恐怕也是一直念著無憂的。
若是襄兒與玥兒當真結了親,叫無憂日后知道,該如何面對這兩位兄長阿姊陽信并不覺得,她疼在心上的小兒子會這樣一輩子躲躲藏藏在長安城中長大。
因而,無憂如今沒法籌謀的,她這個做阿母的便要替他計一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