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小四震驚了。
原來這時候沒有曲轅犁嘛
他又不死心地問“那播種呢,用什么農具呀”
農戶有些茫然“用啥農具呀,木犁過一遍地,撒播或者是點播種子便成了。小公子別怕,我們莊稼戶干活兒速度可快了。”
衛無憂“”
好家伙,純靠人力的點播撒播法,看來耬車也沒有。
衛小四一琢磨,索性就借著這幾日工夫,了解了一番農具的演變進化史,順帶挑出想要制作的農具,畫出圖紙讓匠奴們去制作。
他首選的就是曲轅犁和耬車。
先說曲轅犁,這東西原本應該在唐朝后期才出現在江東地區。
它將直轅改為曲轅,在轅頭上裝了能夠自由轉動的犁盤,大致類似于自行車頭那樣,不僅使犁架形態更小更輕,省力一些,還便于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效率自然高出不少。
而耬車的出現則早了許多。
大約再過幾十年,有個叫趙過的小伙子就會出任搜粟都尉,一邊推行代田法,一邊跟農戶們推廣這耬車。
搜粟都尉這官職,大致來說是掌管軍糧的。
像桑弘羊那樣的后期顧命大臣,也是從這位子上一步步爬上去的。
趙過這個人挺有才能,他發明的這種耬車,最高有七腳,便是最早的條播機。它既能像人工點播一般保證行距、株距如一,速度還能更快。
按照常態,兩個人帶一頭牛,用耬車一天時間就能夠播種一頃地呢。
將圖紙轉交給南風,衛無憂就撒手不管啦。
因為劉小據他們已經到莊子大門處了,聽說小無憂是要制作新式農具,一個個都懵了。
李禹搖晃著小腦袋“你怎么還會種地搞農具啊有你不會的嘛”
衛無憂不會的多了去了。
但他還是要逗李小禹“當然有了,我不會教你。”
李禹聞言罵罵咧咧,大家笑做一團。
南風早就派人準備了原料提前打磨著,如今再對照圖紙,越發有底氣“小公子放心,匠奴們提前按您吩咐已經準備了大半,應當就是這個東西。”
衛無憂自然要去看看啦,索性一群人呼啦啦又去了鐵器木器的制作點。
圍觀制作曲轅犁的過程還是十分歡樂的。
光是刨花兒,就叫小子們看得入迷了。
犁的主體部分基本是木頭制作,樣式也簡單,只需要最后在犁床前頭加上一段鐵制的犁鏟便可。這東西都可以從木犁直轅犁上直接取用,因而速度就更快啦。
曲轅犁制成之后,便被衛無憂領著人帶去了要開墾的田間。
農戶們已經在架著木犁進行翻地,瞧見小公子親自過來了,都放下手頭的活計打招呼“公子怎么也來了,這大熱的天。”
衛無憂也沒什么架子,叫南風將備好的薄荷飲分給大家,趁著喝水休息的工夫,換了一批人帶著曲轅犁去輪班。
很快,就有農戶注意到了這種能拐彎的犁。
大伙兒頓時也不喝了,都起身圍了上去,嘖嘖稱奇
“老天爺誒,這東西能拐到另一頭壟溝里”
“那犁頭是活的靈活得很,我感覺翻地的速度快了不少。”
“定是快了,我三十多年莊稼戶,不會看錯。”
時下,西漢人種田還沿用戰國時期出現的壟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