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歲春日,仲卿功未甚多便被拜為大將軍,予與他俱是憂慮。好在后來取消了衛伉他們的封爵之事,倒也勉強壓了下去。”
衛皇后垂眸,繼續道“今歲從定襄城大勝歸來,衛霍一門出了兩侯,便過于耀眼了些。陛下想來也有自己的想法,借著郭解之事,冷了他們一段時日,也是在保護他二人。”
“如今恰逢王夫人有孕,若真是皇子,當乃本朝一等大事。王氏如今雖得寵幸,宗族卻未富貴,早日化解一些不必要的矛盾,也是對我們兩家都好的事情。”
更甚者,陛下若能從中感受到衛家的示弱之事,便是再好不過了。
如此種種,才是叫衛子夫能夠心甘情愿插手此事,與王夫人交好的緣由。
這事兒衛青也知道。
大將軍甚至還采納了甯乘的建議,將二出定襄的一小部分賞賜當作賀禮送了王家。
衛子夫說完,靜靜看向兩個小不點,等著他們有什么疑問再一一作答。
這就是衛皇后的獨特之處。
她從不因稚子的年紀,便不給他們知曉事情真相的機會,哪怕孩子們未必能聽懂,她也愿意掰開揉碎講一講。
小子們聽完之后的反應,也令她出乎意料。
劉據鄭重沖上首一拜“母后,兒臣先前愚鈍,叫您獨自受苦了。”
衛無憂也緊隨其后,行了拜禮。
世人都說,衛子夫的皇后之位來得名不正言不順,不過是運道好,托生在衛霍之家,沾了兩位絕世英才的光才有今日。
衛無憂先前在潛意識里,也是這般覺得。
可是如今,他聽完這段鞭辟入里的分析,忽而想起從前衛仲卿對這位三姊的評價。
說她的政商與敏銳度,絕不在陳阿嬌之下,卻比陳皇后更懂得“戒驕戒躁”。
他爹說的沒錯,衛家姊弟之間,從來都是擰成一股繩,相互成就的。
想到此處,衛無憂忍不住道“姑母如此勞心,阿父知道了會心疼。”
衛子夫一怔,旋即笑了。這還是無憂進宮以來,頭一次用親近的稱呼叫她。
劉小據詫異“無憂,可是你管父皇叫老姨夫啊”
衛子夫“”
陛下知道又該氣得跳腳了。
知道了前因后果,躲避不開,小蘿卜丁索性積極配合起來,他還仔細地提醒衛皇后“我把方子給您,您可千萬別讓椒房殿小灶做好了送去王夫人宮中。”
劉小據重重點頭“對,得用父皇的名義。”
衛子夫詫異地看了兒子一眼,覺得這孩子不知不覺變化還真是大,無奈笑著“安心,此事會轉交與四喜,吩咐未央宮的御廚去準備。。予只是代為想辦法,并不經手。”
兩小只齊齊舒了一口氣,又逗得衛子夫輕笑起來。
天將暗時,衛無憂和劉據兩小只,便被衛皇后以“年紀小還要長個子”為由,命人送回寢殿安歇。
原本,大長秋白日里已經收拾出了新的寢殿,專程給衛無憂住下。
大長秋沒有說,這屋子數年如一日的命人打掃著,與小殿下那里并無二致。他本想等著衛小公子自己發掘,誰知道,兩個小團子竟就此睡到一處去了。
劉小據亢奮至極。
似乎是怕大長秋干擾,還裝腔作勢下令“吾有些學業上的困擾尚未想通,今夜要請教無憂一番。你們都不要在殿內伺候了,退下去吧。”
大長秋欲言又止“唯。”
也不知這二位湊在一處,今夜都會談論些什么,還是跟中宮說一聲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