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小四有一種笑,叫陛下此刻需要你笑。
小家伙懶得跟劉徹的小心思一般見識,大大方方問“光光阿父,重泉是在洛河流域對吧”他的當代地理屬實學的不怎么樣,還是問問阿父比較保險。
霍光點頭“但是洛河水因為今春大旱,水庫已經有些干涸跡象。吃水勉強還能供應,灌溉就不行了。
衛小四點點頭,表示可以理解。
歷史上的黃河流域,進入枯水期時,有些支流的水庫便會發生枯涸現象,這種事情還不在少數。相比之下長江流域便從未有過,最多僅限于水庫缺水。
衛無憂覺得,這還是與兩河流域所屬的氣候條件有關,長江多為亞熱帶季風性氣候,而黃河則以溫帶季風性氣候為主,在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靠近太行山一帶,大旱干涸現象便尤為明顯。
見衛無憂似乎并不覺得太過為難,霍光這才多說了幾句“如今,水庫干涸沒法直接引水灌溉,而河水的水位又不足以用高轉筒車調水。按照大司農所說,百姓們是一擔一擔挑著水,在田間給糧食吊命。
衛小四聞言,肉乎乎的小臉上生出幾分凝重和心疼來。
a自古以來,戰爭和天災最為難的人便是老百姓。
上位者或許有明君,有賢君,也有千古一帝,但是,怕是很少能有哪個統治者真真切切體會到民生之艱。
衛小四搖搖腦袋,看著上首的劉徹,這回沒有再賣萌藏拙“我聽說山區里有一種在小溪岸邊筑坑集水的古老裝置,蓋上蓋子,便是一口井。
劉徹從前未曾聽過,但只聽小家伙描述,也能想象得出。
“這東西叫做溪井,其實就是利用了小溪的水線做儲備。”小蘿卜丁斟酌著用詞繼續道,“同理,我們現在在洛河水邊多處筑坑集水,再利用高轉筒車引水入田間,應當能解決一部分灌溉問題。
劉徹有些疑惑“河水水線吃緊,此舉不會叫洛河水枯竭嗎”
衛小四搖搖頭“不會的。”
黃河支流逢上百年難得一見的大旱才會有這種可能性,而百年大旱不會是今年這種情況。洛河水的地下水位很安全,衛無憂這才想到借用部分地下水源。
劉徹似乎還在猶疑思考,琢磨半晌,決定叫大司農差人先去重泉,試驗在洛河水邊造上一處溪井,看看有沒有效果再說。
衛小四一說起這些,忍不住打開話匣子“其實,冬日里的閑田,要盡可能大量儲集積雪,以便來年春日大旱時,用這些融化的雪水保澤。
他又道還有呀,先前在莊子上,陛下已經見過代田法了,可還記得
劉徹想了想答道朕記得,將農田分為明和垅,叫為小溝,垅為高高聳起的埂子。
衛無憂“對,就是它,明垅相間,第一年種在溝里的糧食,第二年就把埂子挖開,將溝填平,反著種莊稼,如此一來,地力增進的同時,還能天然抗旱。
劉徹聽得云里霧里,忍不住開玩笑問“朕看你總往莊子上跑,這都是你自己琢磨的還是莊內有農務上的高手
衛無憂笑了笑。
他本來就想給劉徹引薦個人,這一問倒是免得他主動開口了。
a
說來也巧,這個趙過是自己毛遂自薦來莊子上的。此人尚且年輕力壯,到莊內之后,卻是一心沉迷務農,衛無憂都沒見過幾次面。
后來,有一次在田間碰上一閑聊,聽著這人描繪的新式種田法,小蘿卜丁越聽越迷惑怎么這么像是代田法再一問名字,才知道撞上代田法的發明者趙過了。
趙過對糧食耕種和產量的理解,完全就是衛無憂最需要的志同道合的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