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會派兩個懂的跟著你。劉徹想了想,眼尾余光瞟向衛無憂,“不過,按照鄭當時的描述,此番河南郡決堤勢猛,與以往大相徑庭,怕是他們的作用也有限。你們可有什么好的治黃法子
眾人都沒吭聲,但是
視線卻慢慢轉移到了一處。
衛無憂沾了一嘴的糕點,莫名其妙“你們都看著我做什么。”霍去病不介意這時候主動開口當惡人,全當逗逗兒子,反正陛下打的不就是這個主意嘛。
小霍將憂兒鼻尖上的糕點皮摘下來,塞進他嘴里“之前你跟我住的時候,不是還念叨什么治黃治沙的是不是有什么好法子啊
衛小憂歪著腦袋想了好半天“噢想起來了。”他那會兒是在研究木質的風動發電機。
可惜這玩意兒對環境要求十分苛刻,就算費心費力搞出來了,以當前的條件,能滿足風力的地方幾乎都集中在西北部。
在這之上,由于風速是不斷變化的,發電機發出的電壓必然會忽高忽低不穩定,而使用機械方法調整轉速又會加大成本。
小蘿卜丁由此得出結論風力發電不實用。至少,在當下的大漢以他的水平沒法用。
風力發電不行,他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水力發電。三峽大壩是刻在骨子里的驕傲。于是,衛無憂小朋友便苦心鉆研了好一陣西漢的黃河流域。
他嘆口氣,跟眾人將自己了解到的小知識分享出來“黃河呢,自古多次改道,素有地上懸河之稱。
西漢時期,黃河水泥沙含量大的問題逐漸凸顯出來,古河道寬闊,水流緩慢,都造成了泥沙無法被沖走滯留在中游平原地區,最后導致泄洪不利的水澇災害。
劉徹心急道“你說的這些朕都知曉,朕想知道的是治黃的策略。”
策略能有什么策略。
無非就是上游尤其是黃土高原多種樹,坡耕地退耕還林,支持放牧;上中游修建水庫,修筑梯田,打壩淤地等。
這些說來簡單,但做起來著實難。
畢竟西漢盛行屯田,豪奢無計劃地圍墾灘地,都為防沙固堤造成了很大程度的障礙。難道他現在要開口建議劉徹別搞屯田了,把地一股腦兒全收回來
衛無憂不敢再冒險,想了想道“我知道治河三策,但是不是我想到的,是一位”
劉徹搶答“朕懂得,一位路過的隱士高人。說吧”
衛小四
本來就不是他的東西
這治河三策是西漢末年
,哀帝執政時,由賈讓應詔上書提出來的。
衛無憂小朋友毫無感情傳達賈讓的意思“這三策分為上中下三策,上策主張不與水爭地,人工改道,通過漳水入海,避高趨下。中策則是在東西兩面開渠引水,灌溉農田,加筑新大壩。至于下策,便是保守舊堤,時時修補,勞心費力無用功了。
他將三種選擇都擺在劉徹面前,叫他自己選。
皇帝陛下攏著眉頭琢磨好一陣,問“上策的漳水入海,便是將黎陽以西都給決了”
衛無憂點頭“上策花費最大,但是有惠澤千百年的可能性。不過,它需要遷走部分百姓,有毀壞城郭、田廬、冢墓的可能性,還會在當下獲得百姓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