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城為百姓專門看病的地方叫做“同仁堂”,普遍集中在安濟坊及周圍各坊內。安濟坊此地作為九市之一,匯集了行醫之處、藥鋪、米面油行、肉鋪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店肆。
這些新建立的“同仁堂”由官府統一出資建設,也兼顧賣藥之職能,坐診的醫士暫時由王太醫帶來的醫士們擔任,等王太醫在郡內選拔出一批合格的醫士進行培訓,再接替宮中太醫們。
而醫館內,醫士們只需要專心坐診,店中自會有官府派來的官奴婢將病患分為輕重緩急,排隊應診。這樣的診治,每次只收取較為低廉的坐診金,每月上下旬還各有一次得到免費診治的機會。
這已經是當前能的最好條件了。至于藥錢,衛無憂暫時還沒那個本事免去。
想要云中百姓們過得好,還是得從根上,努力提升他們手里的財帛才是。不論是糧食產量,還是飼養牲畜的品質,亦或是創造新的勞動崗位,都能達到這個目的。
衛無憂將“同仁堂”的事情交給王太醫之后,偶爾抽空去看過兩次。見這群宮中的太醫們忙得團團轉,卻從未敷衍了事,不免笑了。
他本來以為,這些人在宮中服侍貴人們久了,難免目下無人,會覺得為百姓診治失了格調。不成想,醫者那顆心雖然也會迷失在金銀與權力中,卻很難輕易消失。
人可真是復雜的動物。
衛無憂得了太醫們的相助,短短一個月之內,便將云中城初步的便民醫療機構給做的有模有樣了。
太醫令和諸位大人們已經累得瘦了一圈。
坐診耗費心力,要給云中培養一批能滿足日常診治的疾醫,也是一件操勞的事情。
尤其是,王太醫臨走之前,還撰了本常見病用藥的醫書,留給云中的疾醫們。他是怕他們這些人走了,
這些新上任的經驗不過關。
若非陛下來信催他們回去,王太醫甚至忘了自己的身份,忘記長安才是他的供職之地了。
春雨如油,簌簌落下時,驚得草木微微搖晃。送走了太醫們,便到了播種的日子。
在長安時,衛無憂便造出來了耬車和曲轅犁。
可這些東西的推廣至多只在都城周邊,以及南方的富庶之地。像并州這樣的邊境,一時間很難得知更換農具這樣的事情。
衛小四早就想到了這一點,貓冬的時候,便命府中匠奴打造了一批曲轅犁和耬車。然后以里為單位,下發給農戶們。
為了能叫百姓們學會正確使用耬車和曲轅犁,不至于像劉徹那般,在套牛的地方把自己給裝進去,衛無憂還特意命陳安之,叫屬官們全都學會了,然后下鄉助農,教他們使用這種工具。
耬車是需要耕牛來牽引的。衛無憂對本地的耕牛狀況不了解,陳安之卻很清楚。
這位陳國相當即尋上了門“回稟云中王,單論官牛,是遠遠無法滿足一個郡內的土地耕種的。而且,官牛若是免費給百姓們用,這其中的花費和損失又該誰來承擔。
“老臣知曉您慈心,但是莫要忘了,新年元日朝見,諸侯王是需要向陛下獻上白鹿皮幣作為朝貢的。咱們并州地窮,府庫中所有的,本就比旁的封地差了一大截。
要是一時糊涂為了一點杯水車薪的恩惠,導致明年的白鹿皮幣交不上,惹得陛下懷疑起來,可就得不償失了。
這話倒是提醒了衛無憂。
小蘿卜丁多看了陳安之一眼,覺得這人雖然書生氣重了些,卻比那些諂媚的人作為監視者要好多了。
他想了半晌,開口道“陳國相請放心,吾心中有數,斷然不會如此行事。況且,這件事其實也不難。
陳安之“愿聞其詳。”
首先,這官牛可以以租借的方式給百姓們耕種排隊使用,報酬嘛,就按照五斗米一日來計算,不滿一日者,折合成時辰。等明年收麥之后,和他們欠下的良種一道收取。
這樣計算,對家中耕地少的人也公平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