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業更比創業難”
嬴政握緊手中的劍柄,不由得低聲重復道“守業”
漢朝未央宮。
天幕出聲之時,劉徹也正在朝堂和大臣們討論造紙術,印刷術以及科舉制等諸多問題。
在天幕出聲之后,朝堂下意識安靜下來。
劉徹遙遙望向天幕,聽到“守業更比創業難”這七個字時,心中不禁一陣激蕩高祖創業,而今他不就是正在守業
守業更比創業難吶
劉徹在心中一嘆,隨即又想起天幕所說的“秦皇創業,何能守業”這句話,不由得再次一嘆,搖了搖頭。
接上次,趙高專權,胡亥上位,僅三年就造完了大秦帝國。
每當提起秦二世而亡,就總會有人想要提起公子扶蘇。
畢竟比起胡亥,公子扶蘇素有賢名,信人而奮士,為人寬厚仁慈,若要從秦始皇的子女中挑選一人出來,想必大家最多選擇的大概率就是扶蘇,對扶蘇的期許和喜愛一直都有很多。
扶蘇能感覺到有很多目光匯聚到自己身上,包括位于上首的大秦主宰者。
嬴政也在看著扶蘇,眼底究竟是什么神色和思量,誰都看不清。
扶蘇不敢抬頭與嬴政對視,但聽天幕所言,卻禁不住心中涌起的激動與振奮后世之人大多都是認可他的嗎
朝堂上其他人也是神色變換,不斷凝思考量。
王翦下意識開口道“陛下,觀天幕所言,不如”
但話說回來,若大秦帝國的繼承者是扶蘇,那秦二世而亡的局面真的就不會再出現了嗎
王翦的聲音戛然而止。
扶蘇臉色也是一怔,隨即有些心思不定,惴惴不安。
天幕怎的突然話鋒一轉,這究竟是什么意思
秦皇掃六合,收天下而定。
畫面中,六國版圖合而為一,然而中間卻如針線一樣縫補起來,仿佛隨時都會再斷裂開來一樣。
六國雖滅,可六國貴族和余孽不盡,秦法嚴苛,百姓之心難以收攏,儲備人才不足,基層秦吏不夠,政令傳達難以監管,大一統后,軍功授爵開始內卷,為鞏固統一,強硬收攏壓制民心,濫用民力等
這種種問題,讓秦朝如同千瘡百孔一樣,如何能填補
所以陳勝起義后,說出一句“天下苦秦久矣”,而關東震動,仿佛一夜之間,百姓就隨之揭竿而起,脫離秦朝了。
嬴政臉色僵硬,握著劍柄的手,用力到發白。
而堂下,無人敢說話。
大秦帝國就像一架快速行駛的馬車,哪怕有秦皇勉力駕駛,卻依然有瀕臨失控的風險。
再來看扶蘇,單從一點來講,扶蘇究竟有沒有資格和能力,來撐起這積重的大秦帝國。
就是我們先前提到過的,接到趙高和李斯的矯詔后,扶蘇竟然真的自盡而亡。
話落的一瞬間,扶蘇臉色瞬間漲紅,隨之又變得蒼白。
若說之前聽此言論,他心中復雜難言,亦有唏噓感嘆,可如今再次聽到,更多是感到難堪,且無言以對。
當時胡亥派遣使者,將遺詔送到上郡給扶蘇,盡管有冒充始皇,逼令扶蘇自殺的意思,可同樣被逼令自殺的蒙恬都說“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將三十萬眾守邊,公子為監,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來,即自殺,安知其非詐請復請,復請而後死,未暮也。”
連蒙恬都知道要懷疑一下,但扶蘇的回答又是什么
扶蘇回答說“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
如果父親命令兒子自殺,那還要再請示些什么呢
嬴政再次看向扶蘇,卻依舊見扶蘇低垂著頭,臉色蒼白且惶然。
可能有人說,扶蘇自殺是逼不得已。
當時扶蘇直言勸諫秦始皇坑殺術士一事,兩人政見不和,執政理念存在嚴重分歧,所以觸怒秦始皇,被秦始皇發配上郡去監軍,這在扶蘇看來,恐怕就是父親對他不喜的一個有力證明,對扶蘇而言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
畢竟春秋時期晉獻公欲廢太子申生,也是先將他放逐出外。
扶蘇身為皇長子,卻被放逐發配,而矯詔一來,其中嚴厲斥責扶蘇戍邊卻不立戰功,還屢次上書肆意非議朝政,對不能回京城做太子而耿耿于懷,怨恨不已,以秦皇之口吻和威嚴,對扶蘇賜劍自刎,致使他不得不自盡而亡。
在當時的扶蘇看來,難不成他還真能反了秦始皇不成他畢竟不知道秦皇已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