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李淵還說“自陜以東皆王之,仍命汝建天子旌旗,如漢梁孝王故事。”
就是說,李世民的排場可以和皇帝一樣。
漢朝未央宮。
劉徹挑眉嗯了一聲,這不就是吃瓜吃到自己家嘛
挺大的殊榮,不是嗎
但最后這個事情怎么樣了
想也知道李世民沒去成,否則能不能有后來的玄武門之變,恐怕都未可說。
主要是因為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擔心李世民去了洛陽,就會擁有自己的土地和軍隊,那么到時候想要控制住李世民就難了,于是就想讓李世民繼續留在長安,這樣對付李世民也容易。
所以兩人就暗中讓好幾個人密奏李淵,說李世民去到洛陽后,恐怕不會再回長安,暗指將李世民放出去,從此那可就是天高皇帝遠了,到時有什么事,那豈不是鞭長莫及
除此之外,兩人還又指使李淵寵信的官員,去給李淵分析李世民離開的利弊得失,最后就導致李淵又改變了主意,而這不止是李世民第一次去洛陽不成上意遂移,事復中止,一個“復”字,可是反復的復。
只能說人不作死不會死,這算不算另類的自作聰明了
“自作聰明”的李建成和李元吉“”
真真叫是不知道該擺出什么樣的臉色來了。
而這樣的羞臊憤怒還沒完,只聽天幕繼續開口道
他們也不想想,以李世民的能耐和在朝中的聲望,把李世民留下來,真以為自己就有能力對付得了李世民了嗎要知道李建成和李元吉不是沒威逼利誘過李世民身邊的追隨者,可結果是沒有一個人愿意為他們所用。
比如以一車金銀器物贈送尉遲恭,但尉遲恭卻說“秦王賜以更生之恩,唯當殺身以為報。”
以及還義正言辭的對李建成說若是私下和李建成相交,就是對秦王懷有二心,就是見利忘義之輩,問李建成要這種人又有何用呢然后氣得李建成就和尉遲恭斷絕了來往。
還有李元吉又誣陷程知節,使得李淵將程知節外放為康州刺史,程知節誓死不離開京城,就是擔心李世民身邊能用的輔佐之臣都叫李建成和李元吉對付干凈了。
除此之外,李元吉還意圖用金銀絲帛引誘段志玄,但段志玄也不肯從命。
這些都是李世民身邊得力的武將,而能臣房玄齡和杜如晦,也被李建成忌憚畏懼,于是這兩人又向李淵誣陷他們,使得房玄齡和杜如晦曾經也遭到過斥逐。
當是時,李世民的心腹就只剩下長孫無忌一人還留在秦王府中。
可盡管如此,對于誅殺李建成和李元吉之事,李世民卻還是猶豫不決的,畢竟殺兄屠弟這種事,放在什么時候會好聽若不是被逼到走投無路,最后實在是無路可走,誰又愿意無端去背上“殺兄屠弟”的名聲
但話說回來,我們的秦王是真的很得人心啊。
而這些堅定不移跟隨他的大臣們,都是以后赫赫有名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中的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赫赫有名
李世民身后的眾大臣互相對視了眼。
而其余的歷朝歷代時空
“二十四功臣二十四”
劉徹忍不住吸了口氣“這秦王李世民身邊竟跟隨如此多的能臣武將嗎”
驚訝完之后,劉徹又忍不住看向他這邊朝堂上的諸位大臣,實在是很想掰著手指頭去認真數一數。
但還是他媽的算了吧
不過劉徹很擅長安慰自己,將目光投向衛青等大臣,心想雖然不多,但還是有的啊,就是就是這心中怎么忍不住泛起一股酸意畢竟那李世民身邊所有的能臣武將,可是全部都不受威逼誘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