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洛陽,廣州等地,由此匯聚了各種膚色,以及不同語言的各國商賈,堪稱熱鬧非凡,如此繁盛之景尤為難得一見,可在開元年間的各大繁華都市中,卻是極為常見的景象。
隨著天幕話音的徐徐道來,天幕之上畫面也轉而展現了極為繁華熱鬧的長安洛陽之盛景
當真是隨處可見的各種膚色,不同服飾樣貌的外國商人,而除了商人外,也有其他來唐的外國人,對大唐之盛景無一不驚愕贊嘆,震驚于大唐的繁榮昌盛之下。
這一幕,深深刻在了歷朝歷代眾人眼中。
那是他們未曾見過的繁華之景,與此同時,更是在心中點燃了濃濃向往之意
此等繁華盛景,誰不想在自己手中開創
唐玄宗李隆基,竟是比那位唐太宗李世民還要懂得治天下經天下
唐朝李隆基時期。
聽著天幕對他所統御下的大唐盛景的描述,李隆基真可謂是志得意滿,再無此時如此暢快的了。
他真的做到了功蓋貞觀,承太宗之遺風
而太宗直至離世前都未曾去往泰山封禪,此一直為太宗遺憾之一。
再觀如今他之功績,豈非完全可填補太宗之憾,封禪于泰山
這么想著,李隆基不由得心跳加速,眼底意氣之色更盛
他不禁招來高力士“你聞朕之功績如何”
高力士聞弦知雅意,立即開口道“陛下之功,足以與太宗媲美甚至更”
后面的話掩了下去,不敢再說,朝李隆基告罪般哂笑了下。
李隆基不與怪罪,反倒是輕笑一聲“那朕”
開元盛世,大唐全盛時期。
可是也到此為止了。
咚
李隆基的那聲輕笑驟然僵在了臉上。
唐朝其他時空眾人也是措手不及
天幕這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到此為止
雖然王朝興衰不可逆,總會有新的氣象取代舊的氣象,可是唐朝的衰落,卻是如此的叫人心痛難忍
它是帝王之禍,是本可以避免的哀歌之局
大唐,在極盛之后,如拋物線般,瞬間降落了下去
此時,天幕畫面隨著“拋物線”三個字,也出現了相應的展現,只見標志著“大唐盛世”四個字的黑點,在極力攀登至定點后,于驟然之間,竟迅速衰落了下去
那樣觸目驚心的陡然之勢,可真是將“拋物線”這三個字詮釋得極致且生動。
“是誰”
李世民失聲問道。
“是誰”
李隆基也不禁站了起來,可不知為何,他心下竟跳得更為厲害且迅速。
讓大唐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安史之亂,想必大家都知道。
而造成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想必大家也都清楚
李隆基不由得緊緊盯著天幕。
只聽天幕繼續說道
他就是繼讓大唐進入全盛時期后,又導致大唐盛世崩塌的
唐玄宗,李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