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匈奴單于采納了漢朝降將趙信的建議,準備引誘漢軍主力至沙漠以北地區,并尋找機會以殲滅漢朝軍隊。
趙信,原本是匈奴人,因戰敗而投降漢朝,改名為趙信,然而后來又因兵敗,再次復降匈奴,為自次王。
劉徹瞬間瞇起眼睛,冷哼一聲。
誰說泄露“天機”于漢朝不妙,這不就讓他抓住了匈奴那邊的“小辮子”
本來匈奴那邊就不是鐵板一塊,呵。
對此,漢武帝為了徹底殲滅匈奴主力,從根本上解決這一邊患問題,便決定將計就計,采取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在這里不得不說一下,漢武帝劉徹的幾次軍事指揮,以及軍事行動策略等都非常值得稱贊。
這一次更是因勢利導,乘敵不備,確定了集中兵力,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的具體作戰方針。
只有衛青和霍去病這兩大卓越將才是不夠的,顯然漢武帝在對戰匈奴的策略以及反擊上,也起到了絕對不能忽視的作用正所謂君主指揮得當,名將才可充分發揮作戰天賦,奮勇出擊。
劉徹傲然負手而立,心道,天幕總算是說了朕的好。
則先前之“過”,朕亦可心懷大度也。
他現在是聽得哪里都好,心情格外舒暢,早沒了先前的郁卒和惱怒。
這一次,漢武帝集中了精銳騎兵足有十萬人,組成了兩個大軍,分別由衛青和霍去病統率。
另外還有步兵幾十萬,馬匹十余萬配合騎兵主力的行動,而衛青和霍去病受命后,各率精騎5萬分別出定襄和代郡,沿東西兩路北進,決心在漠北與匈奴進行會戰。
衛青這邊,大軍出塞一千多里后,竟意外與匈奴單于主力遭遇。
于是衛青命前將軍李廣和右將軍趙食其兩軍合并,去從右翼進行包抄,而他自己則帶人從正面對抗單于主力。
這一戰,直接激戰到了黃昏,大風驟起,飛沙撲面,兩軍難辨彼此,而衛青乘勢分輕騎從左右迂回包抄,最后匈奴單于見衛青帶領的漢軍人多勢眾,且兵力強盛,自知無法取勝,只能徑直沖開漢軍包圍圈,向西北方向逃遁。
衛青發現之后,立即派了輕騎軍隊連夜追擊,其后自己也率領主力軍隊跟進。
只是一直到天快亮時,軍隊已然行進二百余里,仍然未能發現并且擒服單于。
不過這一次作戰出擊,衛青率軍共一舉殲俘匈奴軍一萬九千余人,甚至一路挺進到達了寘顏山的趙信城,獲得匈奴積存的糧食以供軍隊食用,并且大軍在回營之前,盡燒其城和匈奴積粟。
聽到這里,衛青不由得皺眉,竟然沒能追到匈奴單于
劉徹見狀,直接開口安慰道“那匈奴單于為了能夠突圍,想必只帶了少數精銳之兵,由此速度快,拖累少,追不到也實為無可奈何,卿不必多思。”
衛青立即拱手道“陛下,有此前車之鑒,下次臣定能生擒單于”
劉徹瞬間開懷而笑“好,朕可等著”
不過等等劉徹突然想起,那李廣和趙食其不是兩軍合并,要從右翼去進行包抄嗎怎么
這里要說一下的是,直到大軍回營途中,才遇到迷路失期,未能及時前來支援的李廣,以及趙食其部眾。
劉徹“”
“李廣、趙食其”
難怪是前將軍李廣難怪是迷路大王
朝堂之下,兩人瞬間臉色蒼白跪了下去。
劉徹冷哼“且等天幕結束之后再來分說”
衛青這邊說完,讓我們再來說一下霍去病那邊
在另一個方向,霍去病率軍出代郡和右北平,北進了1000余公里,渡過大漠,尋殲匈奴主力,最終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大破匈奴軍,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三人,以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共八十三人
而后霍去病繼續乘勝追殺匈奴至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兵鋒一直逼至北海,也可稱作瀚海,用現在來說,就是一路到了俄羅斯的貝加爾湖畔
史記有言“驃騎封於狼居胥山,禪姑衍,臨翰海而還。”
封狼居胥啊
劉徹挑了挑眉封狼居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