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說到大宋,為什么會是這樣
這為什么啊
何止文武百官五味雜陳,趙匡胤心中更不是滋味,臉上也更是抑制不住難看表情。
一想到這天幕會被歷朝歷代所觀,一想到所有人都將“見證”大宋如何,一想到說到現在,一直到這里,竟沒有一件可拿得出手的事情趙匡胤只覺得面皮抽動不止,直想掩面而遁
難道真的從一開始,從他這里就錯了
一想到此,趙匡胤失落到連追究趙光義等人的心思都淡了些
趙匡胤弄了個杯酒釋兵權,加強了中央集權,但好歹也算是安撫住了那些跟隨他的兄弟,把控住了局面。
可趙光義,不止軍事能力一塌糊涂,還不喜歡比他強的人存在。
在趙光義繼位之后,他開始瘋狂排擠趙匡胤時期的舊將,跟整天有被害妄想癥似的,總覺得武將會對他構成威脅。
而這也導致大宋的政策方針,從“崇文抑武”,真正的變成了“重文輕武”。
趙匡胤“”
淡他娘的屁
趙匡胤猛地朝趙光義看去,直喘粗氣
你他娘的到底還有什么是老子不知道的
于軍事上,趙光義為了將風險降到最低,開始頻繁的更換邊境武將,而且還在軍中設置監軍,其監軍甚至可以干涉主將的指揮,此外,繼“高粱河車神”的慘痛經歷之后,趙光義還有個名聲不太響亮的稱號即“微操大師”。
就是說,他不敢再去親赴戰場指揮,就在后方遙控指揮。
“等等又來個遙控指揮”
劉徹摸了摸下巴“這不就和那隋煬帝楊廣殊途同歸了嗎”
衛青點點頭。
霍去病也點點頭,可不,這不就完大蛋了嗎。
果不其然,就聽天幕繼續說道
可趙光義明明壓根就不懂兵法,卻偏偏就是喜歡自以為是,以為自己是什么“軍事奇才”,總是喜歡畫作戰圖瞎指揮,然后每次大軍出征,趙光義就要求將領按照他的作戰圖去作戰,并且要不折不扣的去執行
一次和遼國打仗,才擺開陣圖,就被遼軍打得稀里嘩啦,要不是幾位將軍狠心及時變陣,恐怕大軍就要全軍覆沒
結果這位繼續迷之自信,堅決不承認是自己沒有能力,再次整合軍隊,拿出了二十萬大軍,想要收復燕云十六州。
而這一次,帶隊的將領有潘美,楊業,田重,曹彬。
楊業就是我們現在影視劇中廣為流傳的楊家將形象,一門忠烈,找的老婆也全部武力值都很高的楊家將
一門忠烈楊家將
趙匡胤剛想緩一口氣。
結果就聽提天幕繼續道
可惜了。
嗡
可可惜
這讓趙匡胤想起了之前天幕提到的衛青和霍去病。
也是這么個轉折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