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看著天幕之上,又再次出現的簡略輿圖
那遼國東北方向分裂出來的金國,一開始才那么點大。
竟是先滅遼國,再滅宋朝嗎
他顯然也是意識到了真正的外禍從而何來可是這究竟是怎么發展至此的
金國建立后,最先的矛頭可是對準了大遼,不過金國的這個小心機,可是被大宋發現了,于是乎
大宋覺得,它和遼國杠了這么多年,都沒有討到多少好處,現在冒出個金國來,還是在遼國的東北方向上,那這畢竟戰國時期,秦國對付其他諸國,用的策略之一就是“遠交近攻”,這可是從很久以前就傳下來的謀國攻略啊
所以,用它的這絕對沒問題
于是大宋的小心思也起來了
大宋假裝派人跑去東北那地方買馬,實際是偷偷讓人從山東坐船來到了金國。
宋朝給金國傳話,希望兩國能一起聯合起來,夾擊大遼,想當然的,這約定成立了,于是這計劃叫“海上之盟”。
“這宋朝”
李世民的眉心倏然蹙得更緊
若他沒疏忽的話,這宋朝與遼國之間門的澶淵之盟可還沒解除呢
你說說,宋朝和遼國雖然算不上是“你儂我儂”,但澶淵之盟簽訂后,哪怕彼此之間門始終有摩擦在,但遼國基本上也算是安分,沒有什么太大的企圖,結果冒出個金國來,宋朝就要和金國兩面夾擊大遼
嘖嘖,這在很多人看來,其實真算不上是多厚道的行為,所以宋朝實屬要背負著先背棄了盟約的不義之責。
“啊這”
劉徹完全沒想到會是這么個發展。
這澶淵之盟的簽訂,雖說在他看來不怎么樣,但確實也是有利于宋朝的,結果這宋朝
不過再繼續聽下去,讓他更沒想到的竟然還在后面
宋朝與金國約定好要做彼此的天不是,是約定好了什么時候開始動手,結果等到真動手的這天,金國一路往西殺過去,遼國根本就沒有招架之力,那么再看看另一邊的宋朝呢
說好了要兩面夾擊遼國,結果宋朝反被遼國給干翻了。
這說起來實在是丟臉,因為在攻遼之前,遼國還跑過來跟宋朝求情,讓宋朝別出兵,結果宋朝偏不,然后然后被“可憐兮兮”的大遼給哭唧唧的干翻了,你就說丟人不丟人吧。
是的,你沒聽錯,遼國一邊被金國干得搖搖欲墜,茍延殘喘,一邊又在宋朝這邊大獲全勝
遼國人“呵呵。”
不過女真族金國記下了
再觀整個宋朝“”
無言以對,無顏以對
趙匡胤更是
趙匡胤憋悶著一股氣,咬牙讓太醫再給他扎幾針。
原來沒有最丟臉,只有更丟臉
他真是真是恨啊又不知道究竟在恨什么又該恨什么
甚至真的不敢再聽下去
這遼國之后,大宋又將會遭遇什么
宋朝為什么這么弱呢
之前不是說了,有因必有果因為本來說好要去攻打遼國的主要部隊,去攻打民間門起義最厲害那支起義軍了啊,所以這時候的大宋,哪有多余的軍隊來攻打遼國更何況這時候宋軍的戰斗力嘖,也就有本事欺負自己人。
于是,金國自己動手把整個遼國給滅了,遼國的殘余勢力只得西遷,在西域建立西遼茍延殘喘。
而宋朝本來說好的結盟,兩面夾擊遼國,結果這件事全讓金國一個人干完了,你說當初說好的條件,金國還愿意履行嗎想也知道不可能吧,而且因為這件事,也讓金國意識到宋朝,它就是個風吹蛋蛋碎的國家
當初說好了,兩面夾擊大遼之后,要把燕云十六州歸屬于宋朝,而現在,金國可算是知道大宋有多弱了。
所以之前說好的協議,怎么可能按照約定履行
金國完顏阿骨打雖然還是象征性的將燕云十六州割讓了一點給大宋,但是原本只想滅掉大遼的念頭,在這次合作之后,金國又升起了滅宋的念頭畢竟這么弱,這么好欺負的國家,關鍵是還有錢,那干放著不動
沒有這個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