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些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但光看評論圖文還不夠,他們需要更多的講解與指引
秦王宮。
今日已上完早朝,天幕沒有出現,而嬴政也回到章臺宮處理政務
造紙已出成品,正于他手中細細觀摩,而那雕版印刷也進度喜人,還有那些術士哼,暫且饒他們一命,但若在規定期限內,見不到那火藥之效果,干脆提頭來見
另外民間雖偶有波動,但情況比先前要好上太多。
嬴政不禁滿意點頭,心有寬慰。
不過這還不夠,需要解決的疑問與難題還是太多。
雖然有天幕在,猶如源源不斷涌入活水,可需要開拓的地方也自然而然變得更多。
得到越多,問題也越多,需要解決的也越多。
但要嬴政就此停下來那必然也是不可能。
利弊如何,他還是分得清的,所以盡管身邊人手緊缺,各種都緊缺,則他也會繼續堅持下去。
與此同時,嬴政對接下來的天幕內容可謂是越來越期待
那以他為名,“為他”所做的專題視頻,好像還有指南針要講
可這指南針,其指明方向的作用,不就和那司南一樣又怎么排得上古代四大發明的他左思右想,這指南針也
叮
大家好,我是博主簡半夕,今天又和大家見面啦。
來了
歷朝歷代眾人不由得精神一振。
嬴政也抬起頭,他倒是要聽聽,這指南針究竟有何妙用,又是如何重要到排上四大發明的。
如果秦始皇擁有四大發明會如何,今天是最后一期啦。
這一期的主題就是和指南針有關
話不多說,現在就讓我們進入正題。
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而它的前身也叫做司南,或者也可以說,司南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而有關于司南的最早記載,則是出現于戰國時期的磁山一帶
磁山,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的發源地,在現今河北省邯鄲市武安地區。
據古礦錄記載明史地理志稱“磁州武安縣西南有磁山,產磁鐵石。”
又有明一統治也稱“磁州武安縣西南有磁山,產磁鐵石。”
在可考典籍范圍內記載的古代指南針,全都是用天然磁石磨制而成。
并且典籍記載有關指南針的事情以及典籍作者,全都在古代邯鄲為中心的燕趙文化區域內。
同時根據先秦典籍記載,產天然磁石的又只有武安磁山,所以在春秋戰國時期有可能制造司南的地方,只能在以邯鄲為中心的燕趙文化區域內,而武安的磁山,就極有可能是指南針的發源地。
“以邯鄲為中心,磁山”
嬴政點點頭,司南的出現,的確很早,更早于其他那三大發明。
指南針主要用于航海,大地測量,以及外出旅行和軍事等方面。
用于指示方向的指南針,其發明主要有三類部件,即司南,羅盤和磁針,而這三樣東西,也都屬于我國古代發明。
其中最重要也最主要的組成部分,當屬磁針。
磁針在天然地磁場的作用下,即可以自由轉動的同時,又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
而磁針的南極指向地理南極,也即磁場北極,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北極,也即磁場南極。
所謂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利用磁針這一性能,于是就可以將指南針用來辨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