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深吸了口氣“不急,一步步來。”
“務必要穩妥,但也要切實可行”
王翦蒙恬等人盡皆垂首稱是“臣等自當盡力”
另一邊明朝朱棣時期。
先前朱棣聽到天幕提起“鄭和”之名,便不由得詫異挑眉。
鄭和豈不就是他身邊的鄭和
鄭和下西洋,比那發現美洲大陸的哥倫布還要早半個世紀
既然如此
“三保,你可要好好記一下這世界輿圖才是,尤其是那美洲大陸的位置。”
朱棣笑著調侃了一句,可著人記錄的速度并不慢。
那美洲作物之一的玉米,竟是會出現在明朝境內,雖不知究竟是具體何時,但恐怕明朝期間內,海洋之外的諸國也在勉力發展中,所以竟是在鄭和之后,就能尋到那美洲大陸去。
朱棣在心底輕哼一聲。
可現下天幕既是已經提前給出了世界輿圖,那尋到美洲大陸的,必然是我明朝之人
再看另一邊的鄭和
在天幕提起他的時候,鄭和就是一愣。
鄭和下西洋
是他嗎
可不是他,又能是誰
這鄭和出自明朝,他也在明朝
所以是他真的是他
在心底給予了肯定之后,鄭和的心倏然劇烈跳動了起來是他,天幕提到了他。
而這豈不是意味著意味著他下西洋之事,竟被后世所銘記與津津樂道
被后世所銘記啊
鄭和緊了緊嗓子,又聽聞圣上所言,立即低頭應是,然后再次目光灼燃的盯著天幕看起來。
此時此刻,他的想法與朱棣完全一致既然比哥倫布早半個世紀遠航海上,那這美洲大陸,必將是他最終尋得
不過話說回來,所謂的下西洋,又究竟是何事
好了,介紹完這七大洲和四大洋,現在讓我們再回到鄭和這里。
假想一下,鄭和手中有指南針,也有了世界輿圖,那可就不止是下西洋了,大概環游世界一周都沒問題。
不過鄭和下西洋,這可是我國古代規模最大,船只和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十五世紀末歐洲地理大發現航行之前作為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險。
鄭和,一共七次下西洋,教科書上大家都學過對吧
不過有些事情,可是教科書上沒講過的
就比如為什么是鄭和去除了指南針的必要條件外,船也必不可少,而明朝的船已經那么先進了嗎
“船”
聽到這里,嬴政不禁立即屏住了呼吸。
天幕這是要
順著指南針引起的話題,接下來我們來講講關于鄭和下西洋,那些教科書上沒有講過的事情吧。
嬴政眼睛立即睜了睜。
天幕
你可真是朕的好天幕,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