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私人的海外貿易獲得了合法的地位,東南沿海各地的民間海外貿易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明朝也由此出現了一個比較全面的開放局面。
明朝開放福建漳州府月港,并以月港為治所設立海澄縣,設立督餉館,負責管理私人海外貿易并征稅,不過對日本的貿易仍在禁止之內,所有出海船只均不得前往日本,若私自前往,則處以“通倭”之罪。
秦王宮。
嬴政也是不由得點頭,后面對日本貿易的“禁止”規定非常之不錯。
就合該如此
也由此,對于倭患這一困擾明朝多年的頑癥,自隆慶開關之后,因為解決了倭寇出現的這一經濟根源問題,于是東南沿海從此“倭漸不為患”。
當然其實隆慶初年的開關政策并不徹底,不過雖仍有諸多管理和限制,開放的月港也只是一處小港口而且明朝依然通過發放許可證的方式對海外貿易進行控制。
如制定了非常苛刻的出海貿易規定
對出海商人的船只到貨物,從時間到路程都有嚴格的規定,并要求官兵嚴加盤查,同時為了能更好的監督出海商人,不僅對商人們實行連坐制度,甚至規定了舉報者的賞格,以及誣告者不受懲罰等。
但是民間被壓抑了兩百年的商業活力,終于能夠被釋放出來。
而且失去經濟訴求的走私貿易也隨之開始根絕,成效還是非常明顯的。
于是除倭患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消失之外,與此同時史載隆慶初年,僅月港一地,“所貿金錢,歲無慮數十萬,公私并賴”,所以顯而易見,開關成效的確非常之明顯。
不過總的來說,“隆慶開關”雖然為明朝帶來了很多方面的益處,但這次開關對于明朝而言,其實更多是一次帶有實驗性質的嘗試而已,如果缺乏持續的政策支持與產業提升,勢必無法繼續下去。
而且明朝在開關條件,以及規模上的諸多限制等,最終沒能讓這項良政得以推廣到全國,使之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所以其說到底,還是可惜的。”
朱元璋搖了搖頭,深深嘆了口氣。
他哪里能想到,實行海禁政策,竟影響如此“深遠”。
所以這偌大的一個國家,是由此慢慢落后于西方的嗎
不得不說,明朝海禁政策的確是個歷史教訓,固步自封,拒絕與世界文化交流,終究是錯誤的決定。
于國本身,以及潛移默化出現的負面影響,都是要為此付出代價的。
單對明朝國內而言,都可見海禁政策對于明朝發展的限制和沉重嚴峻的影響,更何況是對外的整體發展而言。
是啊,明朝自身都是如此“受創”了,那再與世界發展對比,豈不是越發的落后掣肘
海禁,實屬是不可施行之政策。
尤其更不該如此嚴厲施行
明朝朱棣時期
永樂年間,朱棣對于海禁的想法倒是不如他爹那般嚴格,但聽天幕之言至此,也算是深刻明白了海禁的“弊端”。
與其帶來的好處相比,這弊端更不可忽視
所以海禁,當真是不可再繼續施為。
好了,海禁政策對于明朝的影響就講到這里。
接下來,我們再來講講,“宰相”廢除之后,于明朝之后又發生了何種演變影響。
是滴,現代明朝影視劇經常出現的東廠西廠,錦衣衛什么的要來了。
尤其是宦官專權帶來的影響其實往前倒倒,明朝著名的“土木堡事件”也與此脫不開干系。
朱元璋“”
所以這難道又是他的罪過,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