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麻煩,各種排列組合,真可謂是帶來了各種鬧心。
那明英宗朱祁鎮遇到了哪兩樣麻煩
天幕之上,一只豬和一群狼,分兩個陣營冒出了頭
奸臣和外敵組合套裝。
李世民搖了搖頭。
他還記得宋朝那位宋徽宗,也是內有奸臣,外有外敵。
結果就是他和他兒子宋欽宗,甚至連同趙家皇室都被綁去了金國。
而現在這位明朝的明英宗朱祁鎮竟也是如此
李世民不禁又搖了搖頭,不知道為什么,他現在就有種“既視感”了。
我們先來重點說說奸臣
首先,之前說了,朱棣設立了東廠,于是這就相當于讓太監們咸魚翻身。
從此,這些太監們在朝廷中就有地位了。
而共同開創了“仁宣之治”的明仁宗和明宣宗父子兩,在締造了“仁宣之治”后,甚至還教起了太監們讀書。
好嘛,簡直是上趕著“喂飯”吃,為太監們干涉朝政又遞了一把利劍,干得不錯
朱棣“”
朱高熾擦了擦額角的汗,還真有他的事兒啊
從朱棣開始,三個皇帝,一個接一個給太監們打基礎,還打得挺不錯,這不到了明英宗朱祁鎮這里,問題就出現了經過三個皇帝的“扶持”積累,于是明英宗身邊就出現了一個叫王振的太監。
這個叫王振的太監,傳聞是自閹入宮,而在這之前,他原本為落第秀才,略通經書,后為教官,中舉人。
挺有才的是吧,而且還善察人意,因此而受到明宣宗喜愛,被授為東宮局郎。
之后服侍太子朱祁鎮的時候,被稱為王伴伴。
這不怕太監會諂媚,就怕太監不僅會諂媚,而且還有文化,同時還是看著太子朱祁鎮長大于是乎,在朱祁鎮繼位之后,就將王振升為了司禮監掌印太監。
起先,王振以防備大臣罔上為由,勸朱祁鎮以重典治國,但因為朱祁鎮祖母張太皇太后,以及閣臣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人等齊心輔政,故而不能干預政事。
但是正統七年,即公元1442年,張太皇太后逝世,并稱為“三楊”的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人,也相繼老死,于是再也沒有人能夠阻擋王振,其地位權勢由此進一步提高,開始勾結內外官僚,擅作威福。
王振不僅在京城東造豪華府第,大興土木,專權八年,還被明英宗朱祁鎮稱為先生。
除此之外,那些公卿大臣也稱之為翁父,以爭相攀附王振。
稱一個太監為先生
嬴政一臉難解,滿臉疑惑。
不過能把宦官推到這個地位,這明朝也是可以的。
漢朝未央宮。
何止是嬴政不能理解,劉徹也很不能理解
宦官專權他是真沒想到還能到這份上。
先生,翁父
嘖嘖,真是夠可以的。
顯而易見,王振就是明英宗朱祁鎮身邊的大奸臣。
那么在簡單介紹完王振這個大奸臣后,讓我們再來簡單說說朱祁鎮遇到的外敵。
明朝取代了元朝,于是建立了元朝的蒙古族退出了中原,主要是分成了兩大部即西邊的瓦剌,以及東邊的韃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