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大漢百姓的國母,是漢朝的執政者。
她所代表的并非是個人,而是她執政下的漢朝天下,她是漢高后呂雉,是當之無愧的天下主母所以此等奇恥大辱,發生在呂雉身上,竟是不止忍下了,還能如此回信,豈非常人所不能之事
漢朝劉邦時期
一直聽到這里,劉邦已是一臉怔然。
呂雉性子如何,他怎能不清楚
若換做是他,倒是也許能忍下去,可呂雉呂雉竟也忍下去了
還有那封回信上的說辭劉邦倏然捂住了臉,掩面嘆息了一聲。
呂雉啊呂雉。
見此回信內容,冒頓深感羞愧,于是遣使道歉說道
“未嘗聞中國禮義,陛下幸而赦之。”
并順便獻馬,繼續維持和親。
此間數年之久,漢朝與匈奴之間一直沒有發生大規模摩擦,雙方都致力于各自的發展。
不過匈奴那邊還是不要太輕信放心為好,后面又開始常年侵犯邊境,就不是個講究的。
對此,劉徹倒是認同點頭。
對于匈奴,無論何時的確不可掉以輕心。
不過呂雉竟能說出這樣的話來,劉徹更是滿心復雜。
他不是不知前朝之事,但有天幕之言,換個角度再去看,竟是有不同的思緒以及認知。
但當時呂家
總體而言,呂雉在位執政期間,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各行各業也井然有序,并和諧發展。
她之執政所為,的確為大漢的延續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與此同時,呂雉不僅僅是承接了劉邦之后的大漢天下,還為之后的文景之治打下來堅實的基礎,文景之治就是指漢文帝劉恒,以及其子漢景帝劉啟統治時期出現的治世,之后再是漢武帝劉徹的強漢之能
漢朝得以強大不是一蹴而就的,若是沒有呂雉的十五年執政,沒有與民修養,使得經濟農業開始得到發展,又如何為文景之治打下堅實的基礎,而又如何使得漢朝有了百年積累,讓漢武帝劉徹得以去施展他的雄才大略
可以說,若是沒有呂雉的作為,那后面的文景之治,以及強漢之稱等,都不一定何時會實現,又會不會實現。
所以呂雉之于大漢,不可或缺,也功不可沒
等等
“劉恒”
劉邦睜了睜眼睛“竟是劉恒漢文帝”
文景之治
他竟是完全沒想到,之后繼承大漢的,竟是劉恒這個小子,哈。
另一邊。
呂雉也是面露驚詫
劉恒代王,竟是那薄姬之子
這可真是
呂雉又皺了皺眉,她兒劉盈在早亡之后,究竟又發生了什么
除了先前說的,呂雉為人詬病的那兩點外,在呂雉執政期間,還有為人詬病的一點
即呂雉重用呂家人,開啟了漢代外戚專權的先河。
首先是追封兩個已故的哥哥為悼武王和趙昭王,之后又將子侄分封諸王,以及封侯的呂家人也有很多,再者就是將呂家女兒嫁予劉姓子孫為妻,導致間接逼死了劉邦的其他兩個兒子
還有就是將魯元公主的女兒嫁給劉盈當皇后,這完全是不倫背德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