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宮的佛堂是宮里最清凈的地方,檀香幽幽,獨有木魚聲和念經的聲音,門外伺候的宮女低眉順眼,一聲不吭,偶爾聽到幾聲清脆的鳥鳴聲掠過,十分幽靜。
太后跪在蒲團上閉眼誦經,呼吸勻長,聽到身后的腳步聲,才開了口,淡淡道“去的時間仿佛比從前長些。”
梅英在太后身后福身行禮,緩步將檀香放在了佛堂中,這才輕聲說“請太后恕罪,奴婢在宮門外聽了幾句閑話,耽誤了功夫。”
敲木魚的聲音由勻到緩,逐漸停了下來。
太后緩緩睜開眼“是為著皇帝今日的旨意”
“太后。”
梅英跟在太后身邊多年,十分清楚太后是個什么樣子的人。
別看太后貌似不管后宮,從不過問宮中事宜,可太后最是眼明心亮的人,許多事情都看得分明。
不說就是不必要說,可一旦說了,便是觸碰到了底線。
今日陛下的旨意,便是梅英都覺得十分意外。
宜妃晉位是理所應當,可玉貴嬪這位份晉的,卻實在是太不合陛下的性子了。
陛下一向是個懂得克制和權衡的人,對后宮嬪妃,有寵愛卻也從不會過分,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可玉貴嬪此次晉位,卻實實在在是太像是一時興起,不像是深思熟慮后的做法。
玉貴嬪一貫得寵,但也在能接受的范圍內,今日這般,又是為何
梅英俯身下去,輕聲道“太后,陛下的旨意是否有些不合適。”
“玉貴嬪雖生了三皇子,又一直乖順,勤勉奉上。可畢竟是平民出身,入宮兩年便封至主位,還是太快了些。宮里的寵愛,一向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此偏愛,難免惹得宮內流言如沸。若是傳出去,對陛下聲譽有損,對皇室聲譽,也有損。”
梅英斟酌著語句,小心提議“太后,天干物燥,陛下最喜歡喝長壽宮的紅棗桂圓蓮子湯。”
話至于此,梅英不再開口。
默了幾個呼吸后,太后重新閉上眼,木魚聲緩緩敲起來。
“不急,還不是時候。”
“長壽宮終年安靜,傳不進來閑話。”
“去查查,是誰在背后推波助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