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邊翡翠手捻不輕不重的撥動著,沈霽屏氣凝神,等著太后接下來的話。
“但你可知,哀家為何非得今日讓你過來”
沈霽搖搖頭“臣妾愚昧,還請您不吝告知。”
“你遇刺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哀家雖不過問后宮之事,卻并非眼瞎耳聾。你遇刺的始末,皇后也告知了哀家。”
“林氏氣候已盡,狗急跳墻,變為庶人已經是皇帝念著舊情了。但此事僅憑仍在禁足的林氏,做不出來。”
太后問“她背后之人,你可猜到了”
無憑無據的事,沈霽就算猜到了也不能亂說,只能伏地不起,不出聲音。
“不辨局勢,不識人心,皇帝的寵愛讓你如今一葉障目,只顧眼前而不顧后,這才給了別有用心之人可乘之機,鬧得闔宮不寧,此為二錯。”
太后一字一句擲地有聲,沈霽辯無可辯。
須臾,只聽太后又說道“起身坐下,不必再拘著了。”
梅英姑姑笑著親自上前將沈霽扶起來“娘娘坐,奴婢給您沏茶。”
梅英的親昵,讓沈霽心中稍稍寬慰了些。
“近來宮中流言紛紛,有幾聲落在哀家耳朵里,不大中聽。”
“哀家派人暗中去尋流言的源頭,想看看是誰這么不老實,你覺得會是誰”
沈霽低頭“想必就是林氏背后之人。”
“倒不算太蠢,”太后覷她一眼,“哀家費心思讓你走到今日這一步,就算你做錯了事,卻也不是讓旁人將你陷害了去做踏腳石的。”
聽到這句,沈霽猛地抬起頭看向太后。
站在太后身邊的梅英姑姑仍然看著她笑,眼中有幾分慈愛。
本以為太后今日來只是為了懲處訓誡她,不成想,太后雖不滿她獨占皇帝,卻并非只是對她不滿,還有這一層用意。
也正是因為太后對她寄予良多期望,才會失望,才會不滿,更不愿意看著她陷入對面精心設計的圈套。
對太后,沈霽從無怨懟,今日也是來誠心認錯,不曾想太后是個面冷心熱之人,心中不禁升起一絲暖流。
她低聲辯解道“臣妾知道林氏想陷害臣妾,這才想誘敵深入,不料那人藏得隱蔽,這才牽連不到。”
“這么說,哀家倒是白替你操心了”
沈霽忙低下頭“臣妾失言,臣妾不敢。”
太后合上眼睛,淡聲道“皇后身子不好,近日多去照顧陪伴照顧皇后,更要多勸皇帝,雨露均沾,尤其是皇后那里。若前朝后宮再因你獨寵而生出不滿,哀家絕不輕饒。”
“臣妾明白。”
殿內再次安靜下來,許久后,太后方淡淡道“宜德妃這孩子不容易,心思也深,你要當心。”
“梅英,送玉貴嬪回去,再讓小廚房做幾道皇帝皇后愛吃的菜,今晚請他們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