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庶人被廢后,連柊梅都被調去做苦役了,長信宮里如今形同冷宮,只有林庶人一個。每日的飯菜都是尚食局專門有人送去的,只送到門口,不得入內,周圍還有侍衛輪值。奴婢聽說林庶人幾乎不動那些吃食,宜德妃就算想在膳食中做手腳,恐怕也不會得逞,”青檀輕聲道,“奴婢已經交代過門口的侍衛,務必要盯緊了長信宮,絕不能有絲毫閃失,就算他們不明白緣由,可您的命令,他們不敢不聽。”
沈霽擱筷揉了揉漲澀的額角,只覺得這段日子以來日勞心勞力,渾身都乏得很“知道了,你下去吧。”
林氏出事后,以宜德妃的心機,一定猜得出林庶人會主動求死,死前還會見一見陛下,為求保全自己,她一定得再林庶人亂說話之前殺了她。
可長信宮如今雖荒涼,卻稱得上是銅墻鐵壁,她該用什么法子,才能神不知鬼不覺地除了林庶人
若她是宜德妃,在這種緊要時候,她又該如何做
宜德妃生性謹慎,凡事喜歡給自己留后路,她一定會未雨綢繆,不會讓自己陷入被動。
可明日就是太后的圣壽節了
想到萬圣節,沈霽眼睛倏然微微一亮。
四月初十當日,沈霽一大清早起來就聽到外面時不時傳來說話聲。
早膳剛用罷,南四宮門前的長街上來來往往的人便絡繹不絕,放眼過去都是精心裝扮后出來給太后送賀禮以表孝心的。
太后乃是陛下親母,母子之間的關系自不必再提,若能得了太后歡心,就算一直不得陛下的寵愛,在這宮里也是多了一層保障,自然人人趨之若鶩。
之前每逢圣壽節,底下的人都要在家宴開始前將賀禮送到兩儀殿,再由宮人高聲誦讀出來賀禮明細,讓眾人知曉送禮之人的誠心,以示對太后恭敬。
雖場面大,但過程冗長,事后整理也太麻煩。太后是個喜歡清凈的人,年年如此煩不勝煩,今年便改了規矩,直接將賀禮送到長壽宮去,在長壽宮清點請安直接入庫,也免得家宴的時候聽得頭疼。
宮內宮外要孝敬太后的人何其多,恐怕得一直到忙碌到家宴前了。
她不愿意今日去煩擾太后,昨兒晚膳的時候就已經去給太后送過賀禮了,暖玉如意兩柄,蜀繡屏風一幅,加上她親手抄錄的又有僧人開過光的佛經,不格外出挑,也不錯了規矩。
近來陛下不再獨寵她一人,太后顯然十分滿意,同她說話的語氣都柔和了些許,還關心了一番執掌宮權的細節,對她還算認可。
四月上旬的天氣不冷不熱,春光正好。忙忙碌碌到晚宴時分,恰逢華燈初上,天際仍有薄暮余暉,晚霞如火,燒得色彩紛呈。
前去兩儀殿赴太后圣壽節的嬪妃們紛紛仰頭看過去,駕此景赴宴,也算吉相。
沈霽到得早,殿內只稀稀疏疏坐了幾個低階的嬪妃,見她進來,急忙起身向她行禮,噓寒問暖,極盡阿諛。
她微笑著應了兩句,款款坐下后,抬頭環顧了一番兩儀殿內的裝潢。
今日點燈以后,那些奇巧的布置愈發襯得殿內華麗端莊,金碧輝煌,令人眼前一亮。效果不錯,也不枉她費心安排。
約莫半個時辰后,殿內的空著的位置被嬪妃命婦和大臣們陸陸續續填滿,陛下連同太后、皇后,也一起到了。
諸人一齊起身請安,高聲道“參見陛下、太后、皇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