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安十一年,春末夏初。
三皇子秦子昭虛歲六歲,照規矩前往國子監開蒙學習。
學習第一日,賴床不起害得隨行宮女和嬤嬤費盡心思結果未帶書屜。
學習第五日,在課堂上連連打哈欠怎么都睡不醒。
學習第十日,拉著鄰桌長樂公主講捉蟲子的小話被老師罰抄百遍靜字,甚至回來邊抄邊哭鼻子。
對這個分明身處后宮卻在父母寵愛下長大的孩子,沈霽一忍再忍,忍無可忍。
子昭平時都是個極聰明伶俐的,說話玩鬧做事,懂規矩,知禮數,嘴巴又甜,腦子轉得飛快,可偏偏一上學就是一副懶怠樣子。
沈霽思來想去,把他如此不愛上學歸咎于他這是第一次上學,比起從前日日玩鬧難免憊懶,決意要好好收拾他。
自此一番語重心長的教育后,給他立下規矩。
每日去國子監不許再被太傅批評,務必得踏踏實實學習,否則當日不但沒有點心吃,全宮的人都會不理他,回來后還要開小灶讓他學習識字。
這一處罰乍一看不打緊,可子昭從前在宸佑宮是人人寵愛人人喜歡的,誰見了都要牽牽小手問聲好,他又素來喜歡吃點松軟甜的糕點。
一下子斷了他精神上的愉悅,又斷了口腹之歡,如此雙重打擊下來,對于一個實際五歲虛歲六歲的孩子而言,其實是很殘酷的。
子昭人小鬼大,正是知道沈霽是來真的,又實在害怕不能吃點心和被人忽視,每日夜里哭著習字溫書。
幸好他乖巧懂事,知曉母妃是為他好,適應能力又強,不過六七日,就漸漸適應了國子監的生活,甚至還破天荒的帶了一回夸獎回來。
國子監的老師說子昭天資聰穎,學業進步飛快,他高興得一路上都是小跑回宮的。
回宮后沈霽又帶著霜惢她們連連夸獎,他體會到學習好被人夸贊的滋味飄飄然,更加愿意習書了。
育兒頗有成效,沈霽的心情終于烏云轉晴。
七月伏天,長安酷暑,宸佑宮里日日供著冰也讓人有些心煩氣躁。
但今年因為子昭是第一年入國子監,沈霽還想多看著他些,免得無人鞭策鼓勵就泄了氣,就不曾答應秦淵的提議去避暑。
可日子一天天熱起來,沈霽在殿內穿著清涼搖著團扇,身上還是出了一層薄汗。
霜惢從外面進來,身后還跟著兩個宮女,笑著說“娘娘,這是陛下吩咐人給您送來的冰鑒,都是您素日愛吃的。”
沈霽一聽便眼睛一亮,立刻起身過去,親自打開了蓋子。
冰鑒的保溫能力是極好的,里頭又放了許多冰,一掀蓋就能感受到鋪面而來的冷氣,里面冰鎮的水果塊塊新鮮,一瞧就是新切出來的貢品。
她從里面捏了顆冰葡萄放在嘴里,冰涼酸甜的口感在口中融化,實在是解暑。
霜惢輕笑著說“說來奇怪,今年天兒雖熱,可咱們宮里的冰是最足的。奴
婢也曾問過幾個入殿內侍奉的宮女,都說殿內清涼,十分愜意,不曾心煩氣悶。您倒是比三皇子還貪涼貪嘴些呢。”
想看茸兔寫的寵妃上位記第151章番外嗎請記住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