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告訴林清雅林母離家出走的事情,她也沒有跑到林大海家那邊去。醫院里出了情況危急的病人,林清雅就在醫院救治病人。
那個孕婦快要生產了,還在家里干重活。腳下一滑,摔倒了,東西又壓在肚子上,還出了很多血,她的家人就只能趕緊送她來醫院。
孕婦的婆婆和老公待在外面,還在那邊嘀咕。
“誰家懷孕的兒媳婦不敢活的,她就是故意的。”
“我那個時候生你的時候,生完孩子第二天就得做飯,得干活。”
“我生孩子的時候還是在家里生,哪里用得著上醫院。”
“她就是早早算好的,一個小小的鋤頭,還是上面的木頭棍子壓在肚子上,又不是壓著一塊石磨。”
“生孩子哪里有不流血的。”
那男人就是聽著親媽絮絮叨叨說那些話,男人一聲不吭。他面上確實也比較著急,但他就是坐在那兒。
最后,是母女平安。這本來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到了第二天,孩子的父母和奶奶都走了,女嬰被留在醫院。那戶人家根本就不想要養女嬰,也沒有把女嬰帶回去。
這個時期的建檔也不像后世那么健全,也沒有聯網。
有的人真要是把孩子丟在醫院,醫院的人還真的很難找到女嬰的親生父母。
醫生們又不傻,要是患者丟一次孩子,他們就養一次。那么別人是不是就會經常這么做,他們能做的就是報警。
給孩子找收養的人,這也不是醫生們要做的事情,醫院又不是福利院。
林清雅以前早就聽說有人會把剛剛出生的嬰兒留在醫院,她還沒有瞧見過。這一次,還真讓她遇見了。她沒有多高興,這又不是一件喜事。
林清雅也就是看了一眼女嬰,沒有再看。她以后還得繼續在這個科室工作,不可能想著收養棄嬰,收養一個棄嬰了,別人就會說她為什么不收養第二個。
真要是那樣收養下去,她干脆別結婚了,也別擁有自己的孩子。
張護士看著那個女嬰孤孤單單的,她也同情孩子。
“要是一個男孩,還有更多人收養。”張護士道,“大家都是嘴巴上說男女平等,真要是等到的時候,大多數人還是收養男孩。除非是那種沒有生孩子,說要領養一個孩子,接一下他們自己的親生孩子的,他們就可能稍微不管男女一點。”
“男孩的話,他的家人就不可能丟掉他。”林清雅道,“孩子送去孤兒院了,就別多想了。”
“林醫生,你來醫院也就是半年左右的時間,你看這些事情,倒是像看了很多年。”張護士感慨。
“在學校的時候,老師也會說,不要對病人投入過多情感。”林清雅道,“我們不是他們的情感咨詢師,也不是他們的家人。我們無法幫助他們一輩子,對于他們而言,我們也是過客。淡定一點,對我們對家屬都好。”
“也是。”張護士點頭,“就是有時候忍不住會多想一些事情。那個女孩多可愛啊,健健康康的。”
“是很健康。”林清雅道,“可他們不管孩子是不是健康,就只管孩子的性別。”
醫院是一個能看到人性黑暗一面的地方,林清雅還算能承受,見多了,也就是那個樣子。她之所以變得如此淡定從容,跟她前世翻的跟頭有關系。
當年,林清雅初出茅廬,她也覺得自己很厲害啊,想要摩拳擦掌大干一番。但是剛剛畢業的學生,哪里能一下子上去主刀的,都是從助手之類的開始干的。
就算是今生,也是一個樣,都不能直接主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