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后,儒生緩步走出山村。
房屋之中,老人癱軟在地,仍不住顫栗,那少女呆呆靠坐,一切沒有損傷,只有桌上少了一顆炸得酥脆的花生,和儒生的咕噥。
若有藥粥最好。
夜風寒冷,隱秘的山寨之中,燃起了熊熊火光。
赤色長劍之上流淌血光,儒生迥然一身,行于天地之間,神色淡漠,那種充塞腦海中的瘋狂殺意已經散去了許多,可是缺越覺空虛,腦海中不住浮現出的,竟然會是這二十年間看過的許多典籍。
里面的道理簡單而樸素,卻又引出了更多疑問。
朝堂當中,那些大官看得書遠遠比他要多,要久,為什么現在的世界,依舊會有山賊,有期望俠客來救自己,宛如惡魔的民眾?會有隱藏在浩大威嚴之下的骯臟。
會誕生自己這樣,雙手血腥的外道。
儒生緩步前行,眸子里面卻很清澈,遠比在趙府時候清明。
趙正之事,已經過去了二十年。
是獨一件嗎?
為什么沒有人去管,沒有人去查?
滿堂讀懂了道理的人,為什么不去查?
查不到嗎?
自己尚有復仇機會,沉眠三百多口怨魂,終于有了個明白,但是其它呢,是否還有更多,以莫須有的罪名冤死在過去的歷史中,變為歌功頌德的聲音,化為腐泥,令大秦這顆樹木越發茂盛,讓枝干樹葉,書上果實吸收更多養分?而自己的復仇也會在今日之后,被所謂圣人君子鄙夷。
人的眼睛是長在前面的,他知道。
所以他們大多只看得到現在的死亡,而看不到過去的血腥,斥責殘忍,而不知這些人二十年來的富貴,是三百多具怨魂的生命和未來換取的。
吃的每一口肉,都夾雜著怨魂不甘的慘叫。
喝的每一口酒,都能嗅到沉郁腐朽的血腥。
還有更多人……更多人,世家,官僚……不要急。
若是二十年前無事……或許已經是一個小村子了才對……
倪天行恍然如夢,卻又想到,下令的人,是否也是誦讀著典籍道理的儒家弟子?
道理錯了嗎?
千年前那老者不惜己身,上下求索的東西,是現在跪伏在帝王面前,雙手呈現的那個嗎?
儒生眼中神色漸明,身上原本逐漸散去的氣息止住了下降,并以另一種方向,開始朝著更高的層次攀升,緩步踏前,嘴唇微張,聲音微寒,回蕩于左右天地。
“以德報德,以直報怨。”
“國有道,助之……”
“國無道。”
腳步微頓,嘴唇輕掀。
“滅之。”
轟然爆響,逆天行周身氣息鼓蕩而起,發髻散亂,黑發亂舞,唯獨一雙眸子越發明亮,恍如寒星,令人心中發顫,身軀之上浮現的,不再是單純浩然正氣,卻非邪祟之道。
肅殺,冰冷,甚至瘋狂。
以殺止殺,迥異于天下儒家子弟的殺伐果斷之道。
周圍氣勁縈繞,宛如鬼哭,如此似乎歡呼誦唱聲中,斷臂夫子,緩步徐行,走向了漸遠于扶風,漸遠于人世的方向。
PS:邪道大佬,也不是一蹴而就吧……吃貨倪夫子,是真的死了。
只剩下了魔道逆天行,他也不否認自己雙手血腥,他自己也是自己眼中的錯誤之一,和他思想轉變并不沖突,不要扯這個了哈,至于這個人物的問題糾纏,只是問一句,你自己一家上下鄉里鄉親三百多口,被殺了個干凈,要你只誅殺首惡,可以嗎?
先秦時期,九世之仇,猶可報也。
以俠客的道德觀,要求一個復仇者,并不切實際,而我也第一次寫復雜人物,不好之處,諸位包涵。
我知道許多人很可能接受不了吃貨的轉變,覺得這人該馬上死……但是這是個江湖,不就是俠客邪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