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三山閣后,視野隨即一片開闊,丹陽郡關城與江南道風光不同,倒是有幾分壯麗風光在,故人曾有名句,周子橫山隱,開門臨城隅,便是此城。
尉遲杰驅馬和王安風并肩,講述這丹陽郡地理形勢,他對于城池風光并不了解,對于兵法所用地勢卻意外得頗為嫻熟,于王安風面前更未曾絲毫遮掩,將自身所知徐徐道出。
“丹陽古為故鄣郡,于蒼江以南,大周山及天目山以西、武強江以北,坐山而擁江,當年諸國紛爭的時候,占此地則背有雄山,左右占據兩條大江,吃水極深,兵甲乘船可順流而下,直入腹地。”
“分割南北兩疆,諸國紛爭時候,常駐兵甲,此時雖然是天下一統,海晏河清,已經用不著駐扎大軍,可是卻又成了經商的要道。”
“這兩條大江可以說是我大秦八大商道之一,連通南北東西,每日里流通的商貨價值,大抵能夠一日內抽空一個百年世家積蓄,也能在短短時日鑄出一地豪強,可稱之為我大秦心脈。”
王安風道看著排在關城之外的行人,道:
“這樣說來,這里肯定有許多世家。”
尉遲杰笑道:“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百萬人家,既然是天下魚米之鄉,難得富饒之地,自然會有許多世家駐足,每日里流通商貨,只消露出稍微一些,便可以喂飽許多人。”
“江南道,可算是整個天下世家士族最多的地界,毫不客氣去說,要比天京城更多更為復雜。”
“天京城最起碼是天子腳下,有那么一尊大神壓著,小動作也得背地里搞,一不小心便要膽戰心驚,可這里,卻當真就是世家的天下了。”
“若在這里得罪了那些世家,恐怕不過數日,天下士族就將會群起而攻之,書生殺人用筆不用刀,兵不血刃,不知多少恃才傲物的狷狂之輩倒在了這些唇槍舌劍之下。”
“當年神武府上將軍王天策在江南道強硬定下許多規矩,從世家大族中搶來許多益處收于國庫。”
“替大秦拓邊將近倍許,足以謚號為‘武’的天策上將軍,不過數日間竟已經滿是惡名,可見這些士族的厲害,到現在仍有書生寫文抨擊。”
王安風點了點頭。
有河流分支流淌入城,時有拱橋小亭,縱然是關城也平添些秀麗,和扶風粗狂豪邁截然不同,大秦一國南北,差異果真如此之大。
今日一行人興致頗高,在城中好生逛了逛,最后才尋了一處客棧落腳。
點菜吃飯的時候,談論到接下來的路線,眾人此行往江南道去,是以游歷為主,王安風尋酒自在也并不急于一時之間。
尉遲杰以手指蘸酒,在桌上花了幾條簡陋的線條,道:“從關城出發走的話,一共有三條路比較好,剩下的都乏味得很,一者直接朝著丹陽郡城去走,另外一個方向是石城,以及宛陵,都算是州城。”
“走丹陽郡城最為順暢,若論速度,繞往石城再折向丹陽最快,沿路風光也算是不錯,只是途徑的地方相較于上一條路更少些,若是想要一次性遍覽丹陽郡風貌,那自然是直取丹陽郡城為上佳。”
林巧芙看著桌上簡略的圖案,道:
“那宛陵呢……”
“宛陵啊……”
尉遲杰正欲回答,本是安靜著的王安風卻已開口道:
“宛陵風光不差,只是史上曾經有過數次戰亂,下轄人口銳減,此時宛陵下四座縣城七成百姓人口都是大秦從其余地界轉移過去,局面似乎較為復雜。”
“不過宛陵中倒有一脈梅家聲望頗隆,且綿延百年不斷,素有宛陵梅花遍地開的美譽……”
尉遲杰挑眉道:
“未曾想,王兄弟對于世家士族也有所涉獵?”
王安風搖頭,看向尉遲杰,道:
“離伯曾經與我講過……”
尉遲杰呆了下。
呂白萍皺眉,道:“梅花遍地開?是說那里種滿了梅花樹嗎?可是現在也不是冬天,梅花也不開,好像并無什么有趣的……”
林巧芙拉了拉她衣擺,低聲道:
“師姐,不是那個梅花啦……”
“是一個大世家,姓梅,三百年間人才不斷,被人盛贊為此城皆梅花,梅花指的是人啊……”
呂白萍面現尷尬之色。
“花……倒也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