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國破之后,曾經收容西蜀皇室逃散成員,大秦兵臨城下,派中三百弟子盡皆孝服,額系白帶,自上而下列陣,已經做好了盡數戰死的準備,彼時他正持劍站在了鋒矢處,隨時愿意為國效死。
卻看到了當年那位西蜀皇子卻步出山門,和秦將密談之后,帶著獨子朝著西蜀國都所在方向三叩九拜之后,在陣前坦然自刎而死。
最后的血脈死盡。
西蜀國亡了。
他幾乎握不住劍。
無數先輩的夢想,無數仁人志士甘愿為之赴湯蹈火,坦然赴死的國家至此破滅,祖祖輩輩祭祀的祖廟被鐵蹄踏平,蜀國史書更被付之一炬,人不能衣蜀冠,不可以為蜀聲,和秦爭斗不惜一死的忠臣志士入佞臣傳。
彼時秦將為大秦大都督麾下戰將楊錦仙,以錦盒盛太子頭而歸,其為人雖然粗豪,心思細膩處卻堪比春閨女子,打了這么多年仗沒死,再蠢笨的人也要修煉成一只狐貍精,心里算盤打得精明。
知道大秦要行前無古人的功績,一統中原,便容不得半點六國皇室火種殘存,若是拒不出來,他今日便是拼盡了一兵一卒,自己戰死,也要將蜀國太子殺死。
傾全國之力,動甲士百萬橫掃天下得來的天下一統。
若是留下了哪怕一絲一毫的隱患,他仍舊心中不甘。
而那時目的既已經達到,他自然不愿意和號稱劍氣沖碧霄的劍府弟子廝殺,平白折損袍澤性命。
何況當年劍開蜀閣,將千丈巨峰劈出了一道劍閣的那位尚未兵解,若要廝殺,大秦鐵卒少說要拋下三千甲士的性命,才能靠著那位年邁已經近于天命將其拖死。
這買賣忒不劃算。
劍府之危,只以一人之死免去三百人皆亡的下場,反倒因為全派上下皆愿死戰而名動天下,遂成天下七宗之一。
劍閣那位因百年前三愚劍劍主死前一劍而邁入大宗師的老祖卻因為年邁心神飄搖,故國破碎,老友血脈斷絕而動了心氣,本來還有十余歲壽數可享,卻不愿食秦之粟,心灰意冷之下,放任精氣神損耗,不過兩年時間,便自行兵解。
西蜀劍府更名為紫霄山莊。
大秦不殺其人而借以安撫六國江湖。
而今以莊主劉嗣公為上,左右執劍長老從旁相輔,弟子上千,皆是能拔劍力戰之輩,名動江湖,劉嗣公本為劍法高超,年紀三十余歲,已經邁入四品小宗師多年,只是一直壓抑著氣機,不肯踏上宗師天門。
此次劍榜名列天下用劍豪杰,只在青鋒解祝靈之下。
弟子接觸者譬如袁紫霞,年紀二十三四,便邁入五品境,劍榜副榜已入前五,只在天山劍,前薛家少主,天下第一莊司寇聽楓之下,而與軒轅家第七子的王道劍持平,在門中聲望越隆。
其師袁守月立足以四品境界許久,為執劍長老,用劍桀驁,殺人屠戮心無所顧,被點評為故意打磨自身心性,否則一念起既可以邁入昆侖山上山,劍開天門。
而此時,這位以用劍桀驁冷血,聞名天下的劍客卻獨自一人在這地方作西蜀聲調,淚流滿面,無人得見。
PS:今日第二更奉上…………兩千八百字一章,嗯,鋪墊差不多結束了……天問殘卷即是扶風卷中,贏先生出來搶回去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