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抬眼看天幕,天幕在翻滾,而她的眸色也在翻滾著,伴隨著天幕之上最后一個呂氏子弟倒下,她眸間再無一點色彩,只剩下一片濃郁的黑。
而此時遠在千里之外的劉邦,聽到這句話徹底坐不住,“呂家人就是被自己蠢死的,跟他們的姓氏沒關系”
天幕的話動搖了他統治天下的法理。
因為漢家江山是劉氏一族的,所以功臣宿將們更傾向幫諸侯王,而不是幫呂氏。
呂后在世時,他們畏懼于呂后的威勢,不敢有半點不敬念頭,但一旦呂后崩逝,他們便會瘋狂反撲。
這是封建社會的局限性,外戚專政,注定不被世人接受,要么篡位登基,要么不得好死,沒有任何緩沖的余地。
“篡位”
劉邦跳腳,“他們也配”
呂后顯然沒有打算讓呂氏一族篡位,娘家侄子雖親,但親不過自己的子孫后代,她把呂氏一族提到高位,一是扶持娘家,二是天子年幼而群臣強勢,若再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娘家作為靠山,年幼的天子根本坐不穩天子之位。
但呂氏一族辜負了呂后的期望,同樣,大臣們更是辜負了她。
“放屁”
劉邦越聽越覺得天幕偏心呂后,“我對臣子有知遇之恩,封臣子高官厚祿,她有什么”
“陛下說得對。”
灌嬰頷首,“陛下對臣有知遇之恩,臣縱百死也難報萬一。”
“呂氏專權,大漢危如累卵,臣如何能不站出來拱衛我大漢萬里江山”
“正是這個道理。”
陳平捋著胡須,沉吟片刻跟著開口,“天幕雖至今不曾點明聯合諸侯王的人到底是誰,但據臣推論,此人多半是微臣。”
“臣或許有自己的私心,怕齊王稱帝后清算微臣,所以才立了文帝,但是陛下,臣自始至終忠于陛下忠于大漢,臣有私心,但瑕不掩瑜,不曾辜負您臨終之托,將大漢江山完完整整的交給了您的子孫。”
“對,就是這樣。”
周勃道,“陛下,您知道臣是粗人,不會說話,但臣知道您是天子,您才是臣真正要忠于的人”
“打住,少說好聽話。”
樊噲雙手環胸,“既然對陛下忠心耿耿,那娘娘殺趙王的時候怎么沒見你們站出來”
“你們不是忠于陛下忠于大漢江山嗎,怎么連陛下最喜歡的趙王都護不住”
樊噲早年是屠夫,后來跟隨劉邦打天下,與陳平灌嬰周勃他們一同出生入死,說句過命的交情都不為過。
放在以前,他根本不會故意刺他們,但自從得知自己的婆娘兒子是死于這些人手上,那些過命交情便顯得格外諷刺了。
他把人家當兄弟,人家只想對他斬草除根,他八九歲的兒子都慘遭毒手,這種兄弟他還要個屁扔了了事
灌嬰陳平周勃“”
“陛下,你別聽他們的,他們就是一群墻頭草,誰厲害聽誰的。”
樊噲道,“現在陛下厲害,他們對陛下表忠心,以后娘娘掌權了,他們說話能比現在更好聽。”
“樊將軍,你這便是遷怒了。”
陳平皺眉,“我對陛下之心日月可鑒”
為什么說大臣們辜負了呂后呢,是因為呂后對他們非常不錯,給他們高官厚祿不說,還赦免過他們死罪,比如說,陳平周勃。
公元前195年,劉邦病重,有人向劉邦進讒言,說一旦駕他崩,樊噲就會帶兵誅殺戚夫人與趙王劉如意,劉邦大怒,派陳平周勃立斬樊噲,提頭來見。
“陛下您要殺我”
樊噲眼睛瞪得像銅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