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盡管如此,他依舊是一個極其優秀的政治家,一個極為出色的帝王。
得國之正,莫過于漢與明。
明朝朱元璋開局一個碗,漢朝劉邦開局一個亭,論才學論聲望他遠遠不及項羽,可他還是收服了這么多的能臣武將,讓他們為自己所用,最后大破項羽一統天下。
他的情商絕對屈指可數,否則不會讓那么多的人對他誓死效忠,而他的政治手腕也值得大書特書
在自己垂垂老矣,而皇后野心勃勃,太子懦弱無能,功臣伺機而動,諸侯箭在弦上隨時待命的情況下,他依舊用他極高的執政手腕讓三方勢力相互牽制相互制衡,最后把大漢重新交給一個有能力有野心的帝王。
皇后野心勃勃,可輔佐太子治理天下。
若權利能平安過度到太子一脈,那是最好不過。
若不能,他也有后手。
功臣宿將們不會容忍外戚一直專權,而諸侯王們也不會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江山被他人所奪。
所以血流成河的諸呂之亂是必然。
早在劉邦決定殺韓信殺樊噲的時候就已經預想過這種局面。
第一個起兵勤王的齊王聰明,但也不夠聰明,他沒有想過功臣宿將們會出爾反爾,更沒想過自己早已引發劉氏宗族的不滿。
瑯邪王因被齊王挾持交出兵權而對齊王極為不滿,這次終于逮到機會可以報仇雪恨,巴拉巴拉在大臣們面前說了一堆齊王的壞話。
大臣們一聽,好家伙,我正愁找不到借口不立齊王,你這時候開口就是瞌睡送枕頭了。大臣們與瑯邪王一拍即合,一票否決齊王的繼承權。
齊王“”
齊王恨鐵不成鋼。
他就說他這么老實的一個人怎么可能起兵逼宮原來是他那三個兒子做的事。
起兵就起兵吧,累死累活打到滎陽,也算不墜父皇的一世英名了,可后面的結果是個什么情況
感情功臣宿將們壓根就沒想過立他兒子當皇帝,只是想借他兒子逼迫呂氏,呂氏一族蠢,他三個兒子也不逞多讓,從頭到尾被借刀殺人,被人耍得團團轉
“取筆墨來,我要給母后寫信”
齊王一拍案幾。
他才不要自己的兒子以后趟這趟渾水。
“陛下的確好手段。”
呂后輕輕一笑,“我們所有人都被他算計在內,但依舊對他感恩戴德。”
韓信沒有回答她的話,但她并不著急,“誠然,如果沒有陛下,我的前半生或許不會這么苦,會嫁一個殷實之家,有恩愛的夫君,可愛的女兒,可是這樣一來,我永遠走不到權力最高處,無法看到權力緊握手中的風景。”
“你也一樣。”
“陳平周勃灌嬰樊噲都一樣。”
“如果不是陛下,你們不得重用渾渾噩噩,終其一生,不知封王拜相的風光鼎盛。”
“于是我們不得不感激他,感激他帶著我們走到這個位置。”
“于是我們就只能任他擺布,做他手里的棋子。”
“但是現在,我知道一個破局的辦法,韓信,你要不要聽”
她再一次牽起女兒魯元公主的手,魯元公主有些不愿,想掙開她的手,她瞥了一眼魯元公主,四目相對,魯元公主咬了下唇,片刻后,魯元公主不再掙扎,任由呂后牽著她的手。于是呂后把魯元公主的手握在掌心,抬眼瞧著明珠蒙塵的淮陰侯,以一種緩慢而意味不明的口氣對韓信道,“我給你一個讓你孩子登基為帝的機會。”
“而你,供我驅使,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