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眾臣身體微微一僵,滔滔不絕的抵制頓時啞然。
呂后絲毫不意外他們的反應。
他們與項羽不同,并非六國貴族之后,他們大多出身于農民,代表著農民的利益,所以當陳勝吳高振臂一呼,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便讓他們揭竿而起,哪怕遇到項羽時一敗涂地,他們也可以從頭再來。
他們本就是一無所有的農民,敗一次兩次有什么重要的只要最后那一仗打贏了就好。
本著這種信念,本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信念,他們約法三章,與民秋毫不犯,終于戰勝了不可一世的項羽,也終于將九州天下進收于手。
可以說,如果沒有這句話,如果沒有民心所支持,他們根本不可能戰勝項羽,更不可能打下漢家江山,也正是因為如此,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才不可否認。
那是他們的立國根本,更是天下民心所向。
“看來你們還記得這句話。”
呂后頷首,似是頗為滿意,“既然記得,又為何阻擋我推行科舉制度”
“這”
“臣并非阻止娘娘推行新法,而是而是百姓民智未開啊”
“是啊,娘娘,百姓連大字都不識幾個,如何能當官議政”
“不錯。他們連公告都看不懂,又如何能科舉考試”
“娘娘,百姓不止民智未開,溫飽問題更不曾解決。”
大臣們的聲音一聲蓋過一聲,蕭何猶豫片刻,出列說道,“依老臣之見,當務之急應是輕徭薄稅,與民休養生息,待百姓吃飽穿暖之后,再提科舉制度仍是不遲啊”
張良眉頭微動。
眾大臣連忙跟著附和,“丞相此話甚是有理。”
“娘娘的當務之急是讓百姓吃飽肚子,而不是讓他們學著當官。”
“丞相的確言之有理。”
呂后斂著衣袖,挑眉瞧了一眼低頭垂眸的蕭何,“但九州百姓皆吃不飽穿不暖嗎只怕未必。”
“吃不飽穿不暖便代表沒有學識嗎也未必。”
“連飯都吃不飽,怎么可能有學識”
“娘娘縱然想推行科舉,也該這般”
“論打仗,論功勞,在座之卿何人能與淮陰侯相較”
呂后打斷大臣的話,“而淮陰侯的出身又如何是貴族之后,還是富甲一方”
“他的出身可曾影響他的排兵布陣”
“”
簡直強詞奪理
世上能有幾個淮陰侯
“娘娘,尋常人豈能與淮陰侯相較”
大臣不屈不撓,“華夏千年歷史,也只出了一個淮陰侯,娘娘想在九州再尋一個淮陰侯,只怕不易。”
“淮陰侯不易,那絳侯呢舞陽侯呢又或者說梁王彭越”
張良皺眉出列,“這些人哪個出身顯貴哪個在跟隨陛下之前便能吃得飽穿得暖”
大臣被噎得一窒。
“說句你們不愛聽的話,我大漢本就是一幫泥腿子打了天下,除卻留侯與后來歸降陛下的幾位功臣,又有幾人家世顯赫,家中奴仆成群”
張良開口,呂后順著他的話往下說,“莫說奴仆成群了,只怕更多的是連肚子都吃不飽,可這又影響到你們什么了你們不一樣跟隨陛下南征北戰,戰功赫赫”
被呂后當眾掀老底,眾臣們臉上有些不自在。
當然,也有那些性格豪邁的,心思淺,容易被說動,聽完呂后的話,覺得她的話很有道理,大大咧咧選擇支持呂后,“娘娘說得是,咱們不能因為百姓家境貧寒就瞧不起百姓。”
“咱們都是從百姓里走出來的,瞧不起他們就是瞧不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