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造福百姓的政策,你們非但不遵從,反而推三阻四不肯執行,這不是其心必異是什么”
呂后聲音驟然拔高,“我執政時你們尚且如此,我若駕鶴西去,你們只怕立刻便送我呂氏滿門來見我”
大臣們眼皮狠狠一跳,頓時不敢裝聾作啞,“娘娘,您嚴重了”
“推行新政,還是狼子野心,你們選一個。”
呂后打斷臣子的話。
大殿之上陡然安靜。
“不想選很好。”
呂后涼涼一笑,喚來掌宮門禁衛的心腹,“審食其,他們不想選,你便替他們選一個。”
“是。”
審食其領著衛士走入大殿。
披甲執銳,寒光凌冽。
寒光映著十字窗柩處的朝陽,刺得朝臣有些睜不開眼,于是他們終于想起,他們的皇后娘娘從來算不得溫柔小意的人,殺伐果決,手段狠辣,她上一個想殺的人是淮陰侯,哪怕國士無雙,功臣之最,也一樣慘死她手中。
但凡是她想做的事情,不會存在做不成。
“臣、臣無異議”
有人惶惶然拜在地毯上。
一人跪。
然后二人跪,三人跪。
原本齊心合力阻擋呂后推行科舉的朝臣,頃刻間土崩瓦解
“娘娘圣明,此法可行。”
“娘娘心系天下,實乃百姓之福。”
呂后眉梢微挑,“這才是我大漢朝臣該有的態度。”
畏威不畏德。
新政如火如荼商議章程。
她想把一個國家抓在手里,內政重要,武將更重要,內政已定,下一步便是武將。
只是現在武將們大多隨劉邦出兵平叛,留在長安的并不多,她想拉攏都找不到人,只能先平內政。
不是她心急,而是這是最好的機會。
科舉制度是歷代王朝從來沒有過的制度,動了勛貴侯爵們的利益,他們必然會拼死阻攔。但現在不同,天幕預警,大臣惶恐不安,本就怕她清算舊賬的情況下,自然不敢豁出性命去阻止,只需她稍稍彈壓,便能讓大臣們捏著鼻子認下科舉。
至于能不能在百姓之中選出有真才實干的官員,則并不重要,她之所以這么著急,選擇在劉邦回城之前便推行科舉,是給天下釋放一個信號,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人是她呂雉,而不是你們的天子,這般流傳后世的功績,她才不會留給劉邦邀買人心。
同時也是給官員們一個警告,以前我沒有選擇,只能用你們,但現在不一樣,我的選擇面多了,你們不忠,我便換忠心耿耿的來。
新政是我推行,科舉更是我所發起,所有想入仕的百姓都會記得我的功德,劉邦把他們從亂世之中解救出來,而我,給他們改變命運的機會,自此之后,我不再作為劉邦的附屬品存在,而是一個改變千千萬萬人命運的皇后娘娘,假以時日我振臂一呼,響應者必然云集,到那時,我還只是皇后娘娘嗎
只怕未必。
一月后,推行科舉的告示從長安發向各地。
劉邦班師回城,還未到達長安地界,便在路上遇到派送告示的驛者,告示被親衛呈上,劉邦看也未看便丟在地上。
又被這婆娘捷足先登了
哈嘍,阿娜達,我是你們最愛的u笑笑。
上一次咱們談了呂家的覆滅,內容有點沉重,今天咱們來聊點開心的
升官發財死老公,論劉邦死后的呂后究竟有多快樂。
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