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南風早就提防著司馬炎發瘋,就地一滾,躲在皇后楊艷身后。
“母后救我”
她扯著楊艷衣袖,警惕看著司馬炎。
楊艷嘆了口氣。
她的脾氣比司馬炎好很多,情緒也更為穩定,在壁畫說出她被賈南風所殺之后,她的確是震怒的,但震怒之后是疑惑
她待賈南風不薄,賈南風為何殺她
賈南風是她親自挑選的兒媳,她太了解她的脾氣秉性,此女雖狠辣惡毒,但并非不知好歹之人,不會做出恩將仇報的事情來。
況她的兒子便是她的丈夫,她與她是一條船上的人,榮辱一體,休戚與共。若陛下死了,便是她倆一起面對朝臣,哪怕她們之間有摩擦,可諸侯王們個個擁兵自重,她們清算舊賬也得先把諸侯王們削藩之后再清理,而不是賈南風剛掌權,便迫不及待對她下手。
此事必有隱情。
更何況,娶賈南風本就是為了拉攏賈充,若是為了壁畫的話便將賈南風殺死在殿中,那便不是結親,而是結仇,會讓賈充徹底倒向齊王司馬攸。
若賈充幫助司馬攸,這大晉王朝的萬里江山,還是她的衷兒的嗎
楊艷思來想去,最后還是抬手把賈南風護在身后,“陛下息怒,切莫因壁畫之言便妄作殺孽。”
“南風聰慧精明,不會做出這等蠢事。”
“事到如今,你還護著她”
司馬炎恨鐵不成鋼,“她殺了你殺了你”
“你護著的好兒媳殺了你”
賈南風覺得司馬炎著實無理取鬧。
太后就一定是現在的皇后嗎
司馬炎后宮佳麗無數,而皇后年齡漸長,青春不再,焉知不會被別的女人取而代之
要知道,司馬家可是有這種刻薄原配的先例的。
那位被司馬炎追封為宣穆皇后的張春華,只要不瞎不聾,便知她的日子有多艱難。
有這樣的前車之鑒擺在前面,誰能說司馬炎就一定不會行祖父司馬懿之事
若太子聰慧,有人君之相,皇后的位置或許會穩固,就如當年司馬懿再怎么嫌棄厭惡張春華,但因為張春華的確生了幾個好孩子,所以沒有把張春華休棄,而是扔在后院里不管不問。
可問題是,皇后的兒子司馬衷怎么瞧怎么跟聰明沒有關系,其愚笨程度讓人一眼便能看出是個大傻子,這樣的兒子,莫說成為皇后的助力了,只怕還會拖累皇后,一旦皇后寵愛不在,他便是旁人攻擊皇后的理由。
皇后年長,太子愚笨,后宮眾多。
這簡直是肉眼可見的前途渺茫。
尤其是司馬家是一脈相承的薄涼。
司馬懿作踐發妻,司馬師逼死發妻3,輪到司馬炎這里,又能好多少
賈南風忍無可忍,“父皇,壁畫只說兒媳殺了太后,可并未說兒媳殺的是母后。”
楊艷微微一愣。
司馬炎怒不可遏,“死到臨頭還想狡辯”
“朕的皇后難道不是未來的太后”
但話剛出口,自己反應過來了
還真不一定。
他的皇后雖出身弘農楊氏,但母親早死,父親對她不管不問,她依附親戚家才得以存活4。
自小寄人籬下,所以她格外會看人臉色,格外溫柔貼心,從不讓他左右為難。
當然,廢立太子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