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寧愿現在被父皇所殺,也不愿數十年之后被一黃口小兒所弒”
司馬炎最討厭被人威脅,“你以為朕不敢嗎”
“陛下息怒”
楊艷連忙拉住司馬炎,“若無太子妃,誰能輔佐衷兒”
“我們的兒子何止衷兒一人”
司馬炎道,“柬兒也是我們的兒子,我們大可廢衷兒改立柬兒”
是以,賈南風完成狠起來連太子都殺的成就。
是以,趙王司馬倫以賈南風枉殺太子而發兵討伐賈南風。
是以,八王之亂徹底拉開序幕,而接憧而來的,是五胡亂華,漢人近乎絕種。
“漢人近乎滅種”
賈南風微微皺眉,抬頭看此時正在氣頭上的司馬炎,“漢人亡國滅種,陛下所建立的晉朝還存在嗎”
“”
司馬炎心頭一驚,徹底沒心情想廢立之事。
而司馬炎為了維護晉朝統治所立下的諸王,他們不僅沒有起到拱衛皇權的作用,反而因為內斗讓胡人飲馬南下。
而五胡亂華的根本,也并不是出在賈南風身上,她只能說是導火線,問題的根本出在司馬炎身上,自己得國不正,便只能找補,大封諸王,任用世家,從而為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埋下禍根。
我們縱觀王朝更迭,很容易發現第一代與第二代皇帝交接時最容易出問題。
這個時候國本不穩,內有外患,翻車幾率太高了。
漢初有呂雉續命,所以西漢茍住了。
呂雉死后倒是亂了一波,但文帝頗有手腕,也茍住了,然后漢朝迎來盛世太平。
u主在做這期視頻的時候,覺得司馬炎估計是想復制漢初呂雉穩定朝政的局面,所以給傻子太子娶了賈南風,想讓政權在賈南風手里平安過渡給下一代。
而賈南風呢,在嫁給太子之后的確有過生育,無論是她還是司馬衷,她倆的身體都是沒有問題,都能生孩子。
如果太子是她所出,那么政權的確能平安過渡,只可惜,司馬家是有點背運在身上的,賈南風連生幾個女兒,最幼女聰慧異常,是史書蓋章的“聰明岐嶷。便能書。學諷誦詩論”3,只可惜,她是女人,而司馬衷唯一的兒子,并不是她所生。
賈南風無語。
這怎能說司馬衷的身體沒問題
問題大了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她連生幾個女兒難道不是司馬衷的問題
下一任的太子不是賈南風的兒子,且又與賈南風關系極度不好,賈南風得多圣母才會把大好河山交給太子
更何況賈南風根本不是圣母,她就是一個睚眥必報手段狠辣的人,你讓我不痛快,那我直接掀桌不玩。
buff疊滿的情況下,太子不死都對不起自己的身份。
而太子一死,諸王們便有勤王理由,此后群魔亂舞,你方唱吧我登場。
縱觀晉朝歷史,分西晉與東晉,共傳15帝,國祚一百五十五年。
而這十五個皇帝里呢,只有司馬炎是個正常人,其他的皇帝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
而他們的結局,也對得起他們的荒唐
四個不明不白早死,三個被毒死,兩個被棉被捂死,其他的倒是沒死,但都是傀儡皇帝,被人拿捏得死死的。
所以當我們看待晉朝歷史,只能說一句不提也罷。
賈南風皺了皺眉。
都是司馬炎的責任
封封封,封個屁
外戰外行,內戰內行,好好的錦繡河山,全被司馬家給糟蹋了
要是太子是她兒子,要是她臨朝稱制執掌河山,晉朝說什么都不會落到這種地步
早死,毒死,捂死,晉朝皇帝絕對是以窩囊流傳后世。
幾乎沒有猶豫,賈南風又把下巴抬了抬,“陛下,您還是現在便把我殺了。”
“早死晚死都是死,還不如現在便死,好歹能落個清凈,省得日后史官們把八王之亂的事情安在我身上。”
“陛下萬萬不可”
楊艷死死攔著司馬炎,“諸王已成尾大難甩之勢,此等情況下如何能殺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