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旦懷抱著李隆基,頗為感慨道,“三兄是厚道人,只有他登基為帝,我與你姑母才有好日子過。”
李隆基頗為奇怪,“可阿耶也是厚道人。”
“阿耶若能登基為帝,也會讓姑母與三伯伯過上好日子啊。”
“”
你這張嘴怎么什么都敢說
李旦忙不迭去捂李隆基的嘴,“別亂說”
“登基為帝什么的,我夢里都不會想的”
天地良心,誰想在武家人手底下討生活啊
“大丈夫豈能久居人下3”
武三思挑眉一笑,“二娘既掌權掌兵,又怎會容韋后與其女欺壓自己之上”
“且看著吧,二娘與韋后遲早兵鋒相向。”
韋后與太平的擔心并不為過,因為這個時候的太平公主的確不再是早期被人拿捏的公主,如果任由她繼續做大,她必然能威脅皇權。
而李顯的操作也的確讓人迷惑,他不僅讓太平開府治事,還讓相王李旦,衛王李重俊,長寧公主與安樂公主一同開府治事,配給衛士。
好家伙,這群人里隨便拉出來兩個組合起來就能磨刀霍霍向李顯好嗎
天幕之上,一座座府邸被打開。
披甲執銳的衛士們魚貫而入,恍若宮禁之派。
天下為之沉默。
李顯這性子真的是女皇的兒子嗎
女皇的殺伐果決半點沒學會,沒威脅也要給自己創造威脅的手段簡直讓人嘆為觀止
韋香兒眼前一黑。
她幾乎可以預見,未來兵變頻發的場景。
“二娘是我妹妹,四郎是我弟弟。”
李顯雖也覺得自己做得不對,可轉念一想,這些都是他最親最近之人,“重俊是我兒子,長寧與安樂更不必說,都是你為我生的女兒。”
“給他們兵權,與把兵權握在自己手里有什么分別”
咱就是說,李顯他是一丁點危機感都沒有啊
然后,他的沒有危機感便由他的好兒子李重俊創造出來了危機感
李顯與韋后唯一的兒子已被女皇杖殺,此時的李重俊是宮人所生,并不被李顯所喜,李顯更為看重的,是他與韋后的小女兒安樂公主。
所以在他登基之后,他沒少折騰廢李重俊而改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
天幕之上,李顯與朝臣吵得不可開交
“她是我的女兒,她是李家人”
“既是李家人,又如何不可托江山”
“阿娘為女人,便做得了江山做得了圣人。”
“她是我的女兒,又為李家人,為什么不能為儲君為天子4”
他的愛女之心人盡皆知,而被他即將廢去的李重俊,此時眸色深沉,嘴角緊抿。
景龍元年七月,李重俊忍無可忍,果斷兵變,聯合金吾衛與羽林衛的將軍們,再帶上自己的衛士,對皇帝李顯發動第一波沖擊。
但他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應該擒賊先擒王,而不是先殺武三思他們,再去皇城搜捕韋后安樂與上官婉兒,這樣的他,錯過了兵變的最佳時機,被李顯與韋皇后絕地反殺5。
天幕之上,又一次的血流成河。
而安樂與韋后,在這次的兵變中吸取教訓兵權只能握在自己手里,斷不能為別人所拿。
于是乎,她們果斷禍水東引,讓心腹上書李顯,說李重俊之所以來得那么快,是太平公主相王李旦的緣故,準備借刀殺人,一波把太平和李旦全部送走,省得日后威脅自己。6,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